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葛从周辅梁名将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19 | 阅读:7582次
历史人物 ► 杨行密

葛从周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著名将领,位列后梁开国功臣“四镇五侯”之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著称。他的生平事迹和军事贡献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史料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葛从周辅梁名将

1. 早年经历及投奔朱温

葛从周(?—916年),字通美,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早年加入黄巢起义军,后因识时务而归顺朱温(后梁太祖),成为其麾下重要将领。朱温对葛从周的勇猛和谋略极为赏识,委以重任。

2. 军事才能与战功

葛从周以善战闻名,尤其擅长骑兵作战和战术。其军事生涯中的关键战役包括:

清口之战(887年):与庞师古合力击败杨行密麾下的孙儒,巩固了朱温在淮南的势力。

柏乡之战(901年):大败晋王李克用军队,展现了出色的战场指挥能力。

徐州之战(903年):平定时溥叛乱,为后梁统一中原扫除障碍。

3. 政治地位与晚年

朱温建梁后,葛从周被封为“历国公”,位列“四镇五侯”(另三镇为杨师厚、张归霸、王重师)。后因年迈多居二线,晚年仍受朱温敬重,去世后追赠太尉。

4. 评价与历史地位

葛从周是后梁军事体系的核心人物之一,其战术灵活性和对朱温的忠诚成为五代武将的典范。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称其“骁勇善战,为梁之虎臣”。他的生涯也反映了五代时期武将兼具草莽气息与政治智慧的典型特征。

扩展知识:五代武将的生存之道

五代十国时期,武将需在频繁的政权更迭中权衡忠诚与生存。葛从周的选择代表了乱世中“良禽择木而栖”的实用主义思维,而其善终结局在“狡兔死,走狗烹”的五代尤为罕见。对比同期被猜忌诛杀的李存孝、王彦章等名将,葛从周的结局更显其政治智慧。

文章标签:葛从周

上一篇:诗仙李白纵酒吟诗 | 下一篇:韩世忠阻金南侵

王建前蜀开国君主

五代十国王建

王建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开国君主,生于847年,卒于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他出身贫寒,早年以屠牛、贩私盐为生,后投军效力于忠武

郭崇韬伐蜀立功

五代十国李存勖

郭崇韬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重要军事将领,其伐蜀之战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统一天下的关键战役之一。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一、伐蜀背景

陈抟五代隐士高道

五代十国陈抟

陈抟(871年—989年),号扶摇子,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隐士、道教思想家、养生家和易学家,被后世尊称为“陈抟老祖”,在道教内丹派和宋代理学发展史

安重荣叛晋败亡记

五代十国石敬瑭

安重荣叛晋败亡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政权内部的一次重大军事叛乱事件,展现了当时藩镇割据与中央集权斗争的典型局面。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

杨行密据江淮

五代十国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原名行愍,字化源,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南吴)的实际开创者,史称杨吴政权。他据守江淮地区,奠定了十国中南方政权的重要基础,其

杨行密淮南抗朱温

五代十国杨行密

杨行密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其在淮南地区对抗朱温的军事斗争是唐末藩镇割据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背景与势力形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