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汪大渊航海见闻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22 | 阅读:1055次
历史人物 ► 汪大渊

汪大渊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和旅行家,其著作《岛夷志略》记录了14世纪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东非等地的海上贸易与风土人情,是研究元代海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献。以下是其航海见闻的史实性概述及扩展内容:

汪大渊航海见闻

1. 航海背景与航线

汪大渊的航海活动集中在元至顺元年(1330年)至元统二年(1334年)间,航线以泉州为起点,经南海、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最远抵达东非的层拔罗(今桑给巴尔)。其航线覆盖了当时中西海上贸易的主要节点,如占城(越南)、爪哇、印度半岛的俱蓝(奎隆)、波斯湾的忽里模子(霍尔木兹)等。

2. 记录的主要地区与贸易

东南亚:详细记载了爪哇的胡椒种植、占城的稻作经济,以及三佛齐(苏门答腊)作为香料集散地的盛况。他提到当地以“铅钱”交易,反映中国铜钱在东南亚的流通。

南亚与西亚:描述印度半岛的棉布、珍珠贸易,尤其关注俱蓝港的珠宝市场。在波斯湾,他记录了忽里模子商人用金银币交易中国瓷器、丝绸的场景。

东非:层拔罗的记载是中国最早对东非的详细描述之一,提到当地人用象牙、龙涎香换取中国商品,并首次提及“黑人”(僧祇人)的聚落与风俗。

3. 技术与文化交流

航海技术:元代已使用罗盘导航,汪大渊的航行依赖季风规律(冬季东北风出航,夏季西南风返航)。《岛夷志略》还提及“牵星板”测星定纬度的方法。

物种与知识传播:他带回关于阿拉伯医药(如蔷薇水)和东南亚香料(如丁香)的记载,同时中国陶瓷技术(如青花瓷)通过贸易影响中东。

4. 文献价值与争议

《岛夷志略》原书已佚,现存版本为明代《四库全书》辑录本,部分内容可能经后人增删。例如,对“女人国”的记载可能混合了神话与实闻。学界对其是否亲历东非存疑,但多数认为其记载基于船员口述或波斯商人的转述。

5. 历史意义

汪大渊的见闻印证了元代海贸的繁荣,补充了《马可·波罗游记》的东方视角。其记录比郑和航海早70余年,为研究前殖民时代印度洋贸易圈提供了关键史料,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互动的图景。

文章标签:

上一篇:苏轼赤壁泛舟 | 下一篇:建文帝下落成谜案

元军攻灭南宋统一中国

元朝元朝

元军攻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蒙古帝国完成了对中国全境的统一。这一过程从1235年蒙古首次大规模进攻南宋开始,到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

铁穆耳时代的政治改革与人文风采

元朝铁穆耳

铁穆耳(元成宗,1294-1307年在位)是元朝第二位皇帝,其统治时期继承了忽必烈的政策框架,同时面临内外挑战。他的政治改革与时代人文风貌体现出元朝中期

元朝军队建设与社会变革研究

元朝元朝

元朝军队建设与社会变革研究 元朝的军队建设与当时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其军事制度、组织方式及动员机制深刻影响了元朝的政治结构、民族关系和经济形态

元曲艺术繁荣发展

元朝马致远

元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篇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社会背景与文化融合 元代(1271—1368)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汪大渊远航记异

元朝汪大渊

汪大渊(1311-?)是中国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旅行家,其著作《岛夷志略》记录了14世纪东亚、东南亚、南亚乃至东非等地的地理、物产与风土人情,被视为中国

汪大渊航海与元朝海外贸易

元朝汪大渊

汪大渊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和旅行家,其航海活动集中体现了元朝海外贸易的繁荣及其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东非的广泛联系。他是少数留下详细航海记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