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李愬雪夜入蔡州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0 | 阅读:222次
历史人物 ► 袁滋

李愬雪夜入蔡州是中唐时期一场经典的战例,发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是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的关键战役。此战充分体现了李愬的军事才能和唐廷对藩镇割据的强硬态度。

李愬雪夜入蔡州

背景与战略形势

1. 淮西割据: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长期割据蔡州(今河南汝南),对抗中央,成为唐宪宗“元和中兴”削藩的主要目标。

2. 战局僵持:唐军前期久攻不下,主将高霞寓袁滋相继失利,士气低落。

3. 李愬临危受命:李愬被任命为唐随邓节度使,他表面低调麻痹敌军,实则暗中练兵,重用降将李祐(吴元济旧部)获取情报。

战役关键点

1. 出其不意

- 李愬选择严冬雪夜行军,叛军戒备松懈。

- 军令严苛:士卒不知目的地,仅被告知“”。

2. 路线

- 唐军夜行70里,攻占张柴村(蔡州外围据点),切断淮西援军通道。

- 趁夜冒雪疾进,凌晨抵达蔡州城下,守军未觉。

3. 心理战术

- 利用叛军“李愬不习战事”的轻敌心理。

- 降将李祐带路,唐军伪装成淮西军,混入外城。

战役结果与影响

1. 生擒吴元济

- 唐军突入内城时,吴元济尚在梦中,仓促应战。

2. 瓦解淮西

- 蔡州陷落使淮西势力崩溃,周边藩镇震恐,加速了唐朝暂时统一的“元和中兴”。

3. 战术意义

- 成为古代“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典范,后世兵家多援引此例。

- 体现“兵贵神速”和“情报优先”的军事思想。

扩展知识

李愬的治军:战前厚待俘虏以分化敌军,战后严格约束军纪,禁止劫掠蔡州。

韩愈与《平淮西碑:此战被韩愈撰文歌颂,后因李愬部将石孝忠抗议碑文不公,被唐宪宗下令重刻。

历史评价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此战为“以奇胜”的代表,清代顾祖禹赞其“孤军深入,如蹈无人之境”。

此战不仅是军事史上的杰作,也反映了中唐中央与藩镇斗争的复杂性和侧翼的战略价值。

文章标签:

上一篇:雁门之围突厥犯边 | 下一篇:郭崇韬被谗杀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教育

唐朝唐朝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制度化与普及化深刻影响了政治结构、社会流动和文化发展。以下从制度设计、社会影响、教育

杨贵妃传奇故事背后的爱恨情仇

唐朝传奇

杨贵妃(719年—756年),本名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以其美貌与悲剧命运成为盛唐由盛转衰的象征性人物。她的故事交织着宫廷政治、爱情

鱼玄机才情纵诗笺

唐朝鱼玄机

鱼玄机(约844-约871),晚唐著名女诗人,原名鱼幼微,字蕙兰,工诗善文,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才情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

高适边塞壮歌行

唐朝高适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作以雄浑豪放、纪实抒怀著称,深刻反映了唐代边塞军旅生活的壮阔与苍凉。以下从历史背景、诗歌特色、文学价值等方

李愬雪夜入蔡州

唐朝袁滋

李愬雪夜入蔡州是中唐时期一场经典的奇袭战例,发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是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的关键战役。此战充分体现了李愬的军事才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