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清朝 >> 详情

慈禧太后掌权岁月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5-18 | 阅读:624次
历史人物 ►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其掌权岁月从1861年“辛酉政变”开始,一直延续到1908年去世,长达47年之久。她的统治深刻影响了晚清政局和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以下是关于慈禧掌权时期的关键史实与分析:

慈禧太后掌权岁月

1. 辛酉政变与垂帘听政开端(1861年)

咸丰帝病逝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铲除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集团,确立“垂帘听政”制度,与慈安太后共同掌握实权。慈安去世(1881年)后,慈禧独揽大权,成为清朝实际统治者。

2. 中央集权与统治手段

- 平衡派系:慈禧通过拉拢湘军、淮军等汉族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同时压制奕訢等宗室势力,维持权力平衡。

- 宫廷控制:严密监控同治光绪两代皇帝,光绪帝虽亲政(1889年),仍受其钳制。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重新训政。

3. 洋务运动的矛盾推动者

慈禧在“同治中兴”时期支持洋务派推行自强运动(如江南制造局、北洋水师),但其保守本质限制了改革深度。甲午战争(1894—1895)的失败暴露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4. 外交政策与民族危机

- 庚子事变:1900年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引发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后转型“清末新政”,但改革已丧失民心。

-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晚年外交彻底转向妥协,主权进一步丧失。

5. 统治末期的挣扎与遗产

- 预备立宪骗局: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实为拖延革命,加剧社会矛盾。

- 身后影响:慈禧去世后仅三年清朝灭亡,其统治被反思为近代化滞后的关键因素。

延伸知识

- 个人生活与权力象征: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嗜好京剧等行为常被诟病。

- 历史评价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她维持了清王朝的存续,更多观点则批判其顽固保守导致中国错失改革机遇。

慈禧的掌权既是封建皇权的最后巅峰,也是传统帝国面对现代化挑战失败的缩影。她的政治手腕与时代局限性,共同塑造了晚清这一复杂的历史阶段。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王阳明创心学论 | 下一篇:商容智谋与西周政治

雍正设立军机处

清朝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重要中央机构,对清朝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军机处的详细分析:1. 设立背景 雍正七年(1729年),为应对西北

慈禧太后掌权岁月

清朝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其掌权岁月从1861年“辛酉政变”开始,一直延续到1908年去世,长达47年之久。她的统治深刻影响了晚清政局和近代中

圆明园遭焚毁

清朝咸丰

圆明园遭焚毁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文化浩劫,其背景、过程及影响涉及复杂的历史脉络。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孝庄太后辅三代

清朝孝庄

孝庄太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人,清太宗皇太极妃,顺治帝生母,康熙帝祖母,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政治智慧的杰出女性

慈禧太后掌权岁月

清朝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其掌权岁月从1861年“辛酉政变”开始,一直延续到1908年去世,长达47年之久。她的统治深刻影响了晚清政局和近代中

慈禧太后摄政期间的影响

清朝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摄政期间的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限于政治领域,还涉及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以下是慈禧太后摄政期间的主要影响。1. 政治影响:慈禧太后在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