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贾破合纵计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05 | 阅读:2720次历史人物 ► 姚贾
姚贾破合纵计是战国时期秦国名相张仪利用外交手段瓦解六国合纵抗秦联盟的重要策略。这一事件体现了纵横家"连横破纵"的核心思想,展现了秦国在处理六国关系时高超的政治智慧。该计策的成功实施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背景与局势分析:
前318年,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约长。面对山东诸国联合压力,秦惠文王采纳张仪建议,派上卿姚贾携带重金出使各国。此时六国虽表面联合,实则各怀异心:齐国因未获领导权消极观望,楚国国内亲秦派势力强大,燕国远在北方难以协调,魏韩则与秦国接壤而首当其冲。
具体实施过程:
1. 重点突破魏韩:姚贾首先游说魏襄王,以"魏地乃天下中枢,秦愿与魏永结盟好"为辞,承诺归还部分河西之地。同时暗示楚国可能趁机侵吞魏国后方,促使魏国率先退出合纵。
2. 分化楚齐关系:向楚怀王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实际仅六里),诱使楚国与齐国断交。当楚齐联盟破裂后,立即策动秦将魏章大败楚军于丹阳,使楚国丧失合纵领导威信。
3. 利用燕国弱点:向燕昭王传递赵国打算"灭中山而并燕"的假情报,挑起燕赵矛盾。同时贿赂燕相子之,使其劝说燕王"坐观成败"。
4. 经济渗透手段:通过秦国商人吕不韦的前辈们,向各国权臣行贿。史载"遗诸侯大臣金珠,不可胜计",尤其针对赵国郭开、齐国后胜等佞臣。
历史影响与战略意义:
1. 合纵联盟实际仅维持一年即告瓦解,五国联军在函谷关前不战自溃。
2. 秦国趁机夺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等战略要地,将边界推进至太行山一线。
3. 开创"远交近攻"策略雏形,为范雎后来系统化该战略提供实践样本。
4. 暴露六国结构性矛盾:楚国贪利、魏韩畏战、燕赵互疑、齐国孤立,这种态势最终被秦始皇统一战争充分利用。
延伸认识:
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编年记》记载,姚贾此次行动耗费"金百镒",相当于秦国两年赋税收入,可见投入之巨。现代学者研究指出,这一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了战国中期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当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建立起高效军政体系时,六国仍停留在贵族分权状态,难以形成持久合力。《战国策》评价此役:"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正是对其破坏合纵效果的生动诠释。
文章标签:纵计
上一篇:井田制瓦解与经济变革 | 下一篇:汉匈和亲政策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