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嫪毐叛乱伏诛始末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6-29 | 阅读:8533次
历史人物 ► 嫪毐

嫪毐叛乱是秦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在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亲政初期,反映了当时秦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

嫪毐叛乱伏诛始末

背景与人物关系

嫪毐原是吕不韦的门客,因身体优势(据《史记》记载“阴关桐轮而行”)被吕不韦献给秦王政之母赵姬,成为其男宠。赵姬被尊为太后后,嫪毐凭借太后的宠信迅速崛起,获封长信侯,获封山阳之地,权势极大,甚至能与吕不韦分庭抗礼。随着势力膨胀,嫪毐逐渐涉足朝政,门下宾客千余,与太后育有二子,野心进一步扩大。

叛乱经过

1. 阴谋筹划: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前往雍城蕲年宫举行加冠礼(象征亲政)。嫪毐惧怕与太后的私情及私生子之事暴露,更担心权力被剥夺,遂密谋发动政变。他盗用太后印信,调动县卒、卫卒、官骑等军队,计划在蕲年宫刺杀秦王政。

2. 叛乱爆发:嫪毐在咸阳发动兵变,攻击蕲年宫。秦王政早有警觉,迅速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率军镇压。双方在咸阳激战,叛军溃败。

3. 平定与清算:嫪毐兵败逃亡,后被捕获。秦王政下令将其车裂(五马分尸),诛灭三族,其党羽或被处死,或流放。太后与嫪毐所生二子被装入囊中扑杀,太后本人被软禁于雍城萯阳宫。吕不韦因牵连此事被罢免相位,后饮鸩自尽。

历史影响

1. 秦王政集权:叛乱平息后,秦王政彻底铲除了太后、吕不韦、嫪毐三大集团,巩固了君权,为后续统一六国扫清内部障碍。

2. 法律严苛性:事件中连坐、酷刑的运用体现了秦法的残酷性,也为后世留下权力制衡的教训。

3. 政治清洗:与嫪毐相关的数千家贵族被夺爵迁蜀(《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夺爵迁蜀四千馀家”),极大削弱了旧贵族势力。

争议与延伸

有学者认为嫪毐叛乱可能是秦王政为清除吕不韦势力而设计的政治陷阱,利用嫪毐的弱点引发矛盾。

《睡虎地秦简》中记载的“毐”字被刻意污名化(与“毒”同义),反映出官方对叛乱者的刻意抹黑。

此次事件是秦国由权力分散走向君主专制的关键转折,展现了秦始皇铁腕统治的早期特征。

文章标签:叛乱伏诛

上一篇:荆轲易水悲歌刺秦王 | 下一篇:汉献帝禅让曹丕

秦始皇水利建设之功过

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的水利建设在其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推动了农业生产与社会稳定,也存在劳民伤财的争议,需从多角度分析其功过。 功绩方面 1. 郑

王翦——秦朝武将的代表人物

秦朝王翦

王翦是战国末期秦国名将,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是秦统一六国的核心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为秦国吞并诸国、完成统

王翦:秦朝名将的传奇一生

秦朝王翦

王翦(约公元前275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至秦朝初期著名军事家,秦国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人,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以稳健

秦始皇与丞相李斯的君臣关系探究

秦朝李斯

秦始皇与丞相李斯的君臣关系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权力互动典型。作为中国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君主,嬴政与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的合作深刻影响了秦朝的

嫪毐谋反祸乱后宫

秦朝嫪毐

嫪毐谋反事件是秦始皇时期一桩影响深远的政治案件,涉及后宫干政、权力斗争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的记载,事

嫪毐祸乱后宫

秦朝嫪毐

嫪毐祸乱后宫是秦朝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丑闻,涉及权力、性政治与宫廷阴谋的复杂交织。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等史料记载,事件核心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