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陆羽茶经传世经典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8 | 阅读:6527次
历史人物 ► 陆羽

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茶学专著,成书于唐代(约公元760-780年),被后世奉为茶文化圣典。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十节,系统论述了茶的起源、生产、烹煮、器具及品饮之道,奠定了中国茶学的理论基础。

陆羽茶经传世经典

核心贡献与历史地位

1. 茶叶科学分类

首次提出"茶者,南方之嘉木"的植物学定义,将茶树分为"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品质等级,对唐代42个产茶州郡作出地理区划,其中峡州、光州湖州、彭州、越州被列为上等产区。

2. 制茶工艺革命

详细记载唐代饼茶制作流程:"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强调"晴采之、夜焙之"的时效要求,提出"茶之否臧,存于口诀"的工艺秘要。

3. 二十四器体系

创制全套煎茶器具,包含风炉(铜铁制)、筥(竹编茶笼)、碾(檀木制)、罗合(筛末工具)等,其中"鹾簋"(盐罐)反映了唐代煮茶加盐的饮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代《萧翼赚兰亭图》可见部分器具实物形态。

4. 水质品鉴标准

提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择水原则,特别推崇"石池漫流者"的山泉,对后世《煎茶水记》等专著产生直接影响。现代检测证实,其推崇的瀑布水多属软水,确适合泡茶。

5. 茶道精神启蒙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溯源观将茶从药物升华为文化载体,"精行俭德"的核心理念为日本抹茶道"和敬清寂"提供了思想源头。宋代蔡襄《茶录》称其"言茶之本源、制法、器具,靡不备具"。

版本流传与考证

现存最早为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百川学海》刻本,敦煌遗书P.2718号残卷存序言部分。明代郑熜校本加入唐末五代补遗内容,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将其扩展为十卷。现代研究中,吴觉农1987年校注本最具权威性。

跨文化影响

12世纪随佛教东传朝鲜半岛,新罗学者崔致远《茶经》引文现存《是庵诗集》;日本室町时代村田珠光据此创立"侘茶",现存京都大德寺的唐物茶壶仍延续陆羽"方其耳以正令"的设计理念。18世纪欧洲传教士钱德明将节译本传入法国,现存巴黎国家图书馆。

文章标签:茶经

上一篇:杜伏威江淮义军 | 下一篇:后周世宗征南唐

唐朝商业繁荣

唐朝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商业经济极为繁荣的时期,其商业发展以市场制度完善、国际商贸活跃、货币经济成熟为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市场制度的完善1. 坊市制

盛世诗人杜甫传

唐朝杜甫

盛世诗人杜甫传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其诗作以深沉的历史感

鱼俱罗:传奇将领的荣耀与陨落

唐朝传奇

鱼俱罗是隋朝末年至唐朝初年的著名将领,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有辉煌战功,也有悲剧结局。以下是关于他的生平、成就与陨落的详细分析: 一、早年经历

大唐帝国的外交关系与丝绸之路

唐朝卑路斯

大唐帝国的外交关系与丝绸之路 大唐帝国(618—907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其外交关系与丝绸之路的繁荣密切相关。唐代的外交政策开放包容,

茶圣陆羽与茶道的传世之旅

唐朝陆羽

茶圣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撰写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基础。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

陆羽烹茶著茶经

唐朝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代著名茶学家,被尊称为"茶圣"。其代表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茶叶的专著,奠定了中国茶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