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裴矩西域图记略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6-30 | 阅读:2442次
历史人物 ► 裴矩

裴矩西域图记》是隋朝宰相裴矩编纂的一部重要地理著作,成书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该书主要记录了当时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等信息,旨在为隋朝经营丝绸之路提供战略参考。

裴矩西域图记略

一、背景与编纂动机

1. 隋炀帝的西域政策:隋炀帝为巩固西北边疆、打通丝绸之路,派裴矩驻守张掖(今甘肃张掖),负责与西域诸国的外交贸易。裴矩通过接触胡商、使者,系统搜集西域情报,编成此书。

2. 战略价值:书中详细标注了西域三道的路线(北道、中道、南道),以及各国方位、兵力、物产,为隋朝经略西域提供了军事与贸易依据。

二、内容与结构

1. 西域诸国记载:涵盖44国,包括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焉耆、龟兹、疏勒等,涉及地理位置、风俗特产(如大宛良马、于阗美玉)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2. 路线详述

- 北道:伊吾(今哈密)→突厥可汗庭→拜占庭帝国。

- 中道:高昌→龟兹→帕米尔高原→波斯。

- 南道:鄯善→于阗→印度。

3. 附录地图:附有西域诸国示意图,虽原图已佚,但后世《隋书·西域传》多参考其内容。

三、历史意义

1. 外交与贸易影响:隋炀帝据此书策划“西巡”,于大业五年(609年)在张掖举办“万国博览会”,吸引西域27国使者朝贡。

2. 文献传承:原书散佚,但部分内容被《隋书·裴矩传》《北史》等引用,成为研究6—7世纪中亚史的重要史料。

3. 唐代延续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路线与书中记载高度吻合,说明其准确性。

四、扩展知识

裴矩的多元角色:他不仅是政治家,还是地理学者,曾参与修纂《隋书》。《西域图记》体现了隋朝“以商制夷”的外交策略。

与《大唐西域记》对比:玄奘的著作侧重佛教文化,而裴矩更注重地缘政治,两者互补。

丝路考古佐证:新疆出土的隋唐文书与书中记载的商路、城邦位置可相互印证。

该书反映了隋朝对西域的认知水平,是古代中国陆权外交的典型文献,也为后世研究欧亚大陆交通史提供了关键框架。

文章标签:西域图

上一篇: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 下一篇:张旭狂草书法宗师

隋唐之际的杰出人物宇文士及

隋朝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642年),字仁人,鲜卑族,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隋唐之际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

隋文帝改革制度措施

隋朝杨坚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581-604年)推行了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制度变革,其核心在于巩固中央集权、改革行政体系并恢复经济文化发展。以下是主要措

隋朝科举与士人阶层崛起

隋朝杨素

隋朝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士人阶层的崛起是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关键节点,其影响深远,以下从制度创设、社会变革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一

苏威变法争议

隋朝杨素

苏威变法是指隋朝开皇年间重臣苏威(542-623年)主导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争议主要集中在政策内容、实施效果及历史评价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周法尚平定岭南

隋朝裴矩

周法尚平定岭南是隋朝统一南方过程中的重要军事行动,发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这一事件是隋朝巩固中央集权、铲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关键战役,展现

隋朝商业与贸易发展

隋朝裴矩

隋朝(581—618年)虽国祚短暂,但其商业与贸易发展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隋朝的商业繁荣得益于政治统一、水陆交通改善、货币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