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尉迟敬德凌烟阁功臣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8-11 | 阅读:1221次
历史人物 ► 凌烟阁

尉迟敬德(585—658),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唐朝初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七。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心腹将领,以骁勇善战、忠贞不贰著称,在唐朝建立和玄武门之变中发挥关键作用。

尉迟敬德凌烟阁功臣

一、早年经历与归附李世民

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部将,骁勇异常,善使马槊。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在柏壁之战中大败刘武周,尉迟敬德被迫投降。李世民对其极为赏识,不计前嫌,委以重任。尉迟敬德感念知遇之恩,誓死效忠,成为李世民麾下核心战将。

二、玄武门之变的核心角色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矛盾激化。尉迟敬德坚决支持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射杀齐王李元吉,并持二人首级震慑、齐王府残部,迫使李渊让位。事变后,李世民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居首功,赐绢万匹,并获封右武候大将军、吴国公。

三、军事功绩与晚年生涯

1. 征战四方:尉迟敬德随李世民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又在贞观年间屡次出击突厥,威震塞外。

2. 忠直刚烈:他性格耿直,曾因不满封赏不公当廷质问,甚至拳打宗室李道宗,李世民亦宽容待之。

3. 晚年崇道:晚年笃信方术,闭门不出,炼丹求长生。显庆三年(658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陪葬昭陵,谥号“忠武”。

四、凌烟阁与后世影响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为表彰开国功臣,命阎立本绘制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尉迟敬德位列第七。其形象在后世被神化,成为民间门神之一(与秦琼并列),《西游记》中亦有其守护天庭的虚构情节。

扩展知识

武器与武艺:尉迟敬德擅长“避槊夺槊”,曾在宴会上空手夺取齐王李元吉的槊,展现极高武艺。

与秦琼对比:二人同为门神,但秦琼早逝,尉迟敬德则历经太宗、高宗两朝,晚年更显传奇色彩。

墓葬与考古:其墓位于陕西礼泉昭陵陪葬区,1972年出土的墓志铭详载其生平,可补正史之缺。

尉迟敬德一生戎马,从降将到凌烟阁功臣,体现了唐初用人不拘一格的气度,其忠勇形象深远影响了后世文化。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唐之际的社会变革与人物命运 | 下一篇:李清照:宋朝女词人的传世佳作

尉迟敬德凌烟阁功臣

唐朝凌烟阁

尉迟敬德(585—658),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唐朝初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七。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心腹将领,以骁勇善

温庭筠花间词风流

唐朝温庭筠

温庭筠作为晚唐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作风流绮艳,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词作风流特质及历史背景:1. 宫廷艳科与词体起

杜甫:诗史一生

唐朝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世尊为“诗圣”。其一生历经盛唐转衰的历史巨变,诗歌创

高仙芝的西域征战史

唐朝高仙芝

高仙芝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西域征战闻名。他出生于高句丽族,早年加入唐军,凭借战功迅速晋升。他的征战生涯主要集中在西域

尉迟敬德凌烟阁功臣

唐朝凌烟阁

尉迟敬德(585—658),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唐朝初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七。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心腹将领,以骁勇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