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朱熹创立理学体系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24 | 阅读:4455次
历史人物 ► 朱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最重要的理学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北宋程颢程颐的“二程理学”,构建了完备的理学体系,后被称为“程朱理学”,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朱熹的理学体系以“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为核心,对东亚思想史影响深远。

朱熹创立理学体系

1. 理气论:宇宙与万物的本源

朱熹提出“理”是宇宙的最高本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法则,具有永恒性与普遍性;“气”则是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理在气先”,理无形无象,必须通过气才能显现。他强调“理一分殊”,即统一的理在不同事物中表现为不同的具体规律(如君臣、父子各有其理)。

2. 心性论:人性与道德的基础

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源于天理,纯善)和“气质之性”(受气禀影响,有善有恶)。人需要通过修养克服气质的偏蔽,恢复本然的善性。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以道德理性克制私欲,但这一观点后来被极端化,成为礼教束缚的工具。

3. 格物致知:认知与实践的方法

朱熹认为“格物”是通过探究事物之理来贯通天理,“致知”是达到对终极真理的领悟。他强调循序渐进的学习,主张“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豁然贯通”。这一方法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核心范式,但也因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受到批评。

朱熹的学说虽以儒家经典为框架,但吸收了佛道的思辨方法。他编纂《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提升为儒家核心典籍,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权威教材。明代王阳明的心学虽批判朱熹“理气二分”的局限,但程朱理学仍长期占据主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晚年卷入政治斗争,其学说曾被南宋朝廷禁为“伪学”(庆元),但死后平反并逐渐被正统化。他的思想不仅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还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儒学发展。

文章标签:理学体系

上一篇:孙方谏抗辽归汉 | 下一篇:元朝天文学家建观星台

宋仁宗庆历和议

宋朝宋仁宗

宋仁宗庆历和议是北宋与西夏之间于1044年达成的重要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数年的宋夏战争。以下是关于该和议的详细内容及其背景分析: 一、历史背景1. 宋夏

柳永词盛传民间

宋朝柳永

柳永(约984—1053),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作以婉约风格为主,在宋代民间广为传唱,甚至达

蔡京推行茶盐变法

宋朝蔡京

蔡京是北宋末年权相,深得宋徽宗信任,在崇宁至宣和年间(1102—1125年)多次主政期间推行了包括茶盐法在内的一系列财政改革,史称"崇宁变法"。其茶盐变法

狄青平定侬智高

宋朝狄青

狄青平定侬智高是北宋仁宗时期(1049—1053年)应对岭南地区民族叛乱的重要军事行动,体现了北宋对西南边疆的治理策略与军事应对能力。以下是史实要点及背

朱熹创立理学体系

宋朝朱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最重要的理学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北宋程颢、程颐的“二程理学”,构建了完备的理学体系,后被称为“程朱理学”,成为元、明、清三代

朱熹白鹿洞讲学

宋朝朱熹

朱熹白鹿洞讲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南宋理学教育的制度化与书院文化的繁荣。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等多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