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设立大都路仓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05 | 阅读:4550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设立大都路仓是元代仓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首都大都(今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粮食供应与物资储备。以下从设立背景、职能、管理机制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

元朝设立大都路仓

1. 设立背景

元代统一后,大都作为政治中心人口激增,粮食需求庞大。为解决漕运物资存储问题,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式设立大都路仓,隶属于户部,与通州仓、河西务仓形成京师仓储体系。这一举措继承唐宋转运仓制度,同时适应元代南北漕运的依赖性。

2. 仓储职能与规模

- 漕粮存储:主要收纳山东、河南等地通过运河运输的税粮,年储量可达百万石以上,遇灾荒时开仓平粜。

- 军需调配:为驻扎大都的侍卫亲军(如左右翊蒙古侍卫)提供粮饷,支持北方防务。

- 官俸发放:中央官员俸禄部分以实物(米、麦)形式出自官仓。

据《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都路仓存粮达122万石,占全国仓储总量的15%。

3. 管理机构与制度

设仓使、副使等职,由色目人或汉人官员担任,实行严格的收支登记与稽查制度。采用"封桩法"管理,出纳需凭中书省或户部文书,并定期进行盘查。为防止腐败,元廷规定仓官任期三年,并派监察御史巡仓。

4. 技术细节

- 仓储建筑采用夯土包砖结构,分设廒间、晒场,具备防潮通风设计。

- 实行"先陈后新"的轮换制度,定期翻晒存粮,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

5. 历史影响

大都路仓的运作为明清京通仓制度奠定基础,其管理经验被《经世大典·仓库》收录。元末至正年间因漕运中断逐渐废弃,但仓储布局仍可见于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记载。

元代仓储体系体现了草原传统与中原制度的融合,如"怯薛"参与监督、中统钞与实物并用的支付方式等,反映了多元治理特色。现存北京朝阳区常营、大兴区礼贤等地名,即源自元代仓廒旧址。

文章标签:

上一篇:交子诞生启纸币 | 下一篇:陈洪绶人物画圣

元朝宫廷医事制度

元朝元朝

元朝宫廷医事制度是元代医疗体系的核心部分,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汉族传统医学与多元医学文化的融合。其制度既有继承前代(如宋、金)的框架,又因游牧

元朝画家赵孟頫成名

元朝元朝

赵孟頫(1254—1322)是元代最具影响力的书画家之一,其艺术成就与人生经历交织着政治、文化转型期的复杂背景。他的成名既源于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与其特殊

红巾军起义反元

元朝彭莹玉

红巾军起义是元朝末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直接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基础,为朱元璋建立明朝铺平了道路。起义爆发于1351年,最初由韩山童、刘福通

元朝征发民夫修河堤

元朝元朝

元朝征发民夫修筑河堤是当时水利工程和徭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统治者为了治理水患、保障漕运及农业生产,频繁征调民力兴修水利,这一做法既有历

元朝宫廷医事制度

元朝元朝

元朝宫廷医事制度是元代医疗体系的核心部分,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汉族传统医学与多元医学文化的融合。其制度既有继承前代(如宋、金)的框架,又因游牧

元朝画家赵孟頫成名

元朝元朝

赵孟頫(1254—1322)是元代最具影响力的书画家之一,其艺术成就与人生经历交织着政治、文化转型期的复杂背景。他的成名既源于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与其特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