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王祯农书传世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23 | 阅读:5303次
历史人物 ► 王祯

王祯农书》是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业科技著作,成书于1313年,全称为《农书》或《东鲁王氏农书》。该书是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重要文献,与《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并称为“中国三大农书”。

王祯农书传世

内容与结构

《王祯农书》共37卷(一说36卷),分三大部分:

1. 《农桑通诀》(6卷)

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总纲,涵盖耕垦、播种、耘锄、灌溉、收获、蓄积等环节,并强调“顺应天时、因地制宜”的农业思想。书中还涉及林业、畜牧、养蚕等副业。

2. 《百谷谱》(11卷)

详细记载各类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粮食作物(如稻、麦、粟)、经济作物(如棉、麻)、蔬菜、果树等,并附有种植要点和地域适应性分析。

3. 《农器图谱》(20卷)(最具开创性)

绘制306幅农具和器械图,配以文字说明,涵盖耕作、灌溉、加工、运输等工具,如曲辕犁、水转翻车、耧车等。这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农具图谱,具有极高的科技史价值。

科学贡献

农具革新记录:书中记载的“水转大纺车”是世界最早的机械纺纱设备,比欧洲同类技术早400余年。

农业生态观:提出“量天时、测地力”的可持续耕作理念,强调轮作、施肥和水利协调。

南北农业对比:王祯曾任官多地,书中对比了南方水田与北方旱作技术,体现了元代农业的多样性。

影响与流传

《王祯农书》在明代被收入《永乐大典》,清初仍有完整刻本,后部分散佚。现存版本主要依赖《四库全书》辑佚本。该书对后世农书(如徐光启《农政全书》)影响深远,并流传至朝鲜、日本等国。

扩展知识

王祯不仅是农学家,还擅长木活字印刷技术,其发明的转轮排字盘记载于《农书》附录,推动了印刷术发展。此外,书中提到的“架田”(人工漂浮农田)反映了古人对土地利用的智慧。

《王祯农书》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体系化框架,其所载的许多技术在明清仍被沿用,堪称中世纪农业百科全书。

文章标签:农书

上一篇:宋末崖山海战亡国 (1279年) | 下一篇:朱棣靖难夺位

马致远元朝文人风采展示

元朝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文人雅士的才情与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展现了元

元朝宗教政策与多元宗教融合

元朝元朝

元朝宗教政策与多元宗教融合 元朝(1271-1368年)是由蒙古人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宗教政策以开放包容为特点,形成了多元宗教并存的局面。这一政策既是蒙古传

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意义

元朝

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统一与领土完整 元代(1271-1368年)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的开端。1247年,吐蕃宗教领

元成宗铁穆耳评传

元朝铁穆耳

元成宗铁穆耳(1265年-1307年),蒙古语尊号“完泽笃可汗”,是元朝第二位皇帝,忽必烈之孙,真金太子第三子。他于1294年至1307年在位,共13年。铁穆耳统治

黄道婆革新纺织

元朝王祯

黄道婆(约1245—?),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其贡献对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早

王祯农书传世

元朝王祯

《王祯农书》是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业科技著作,成书于1313年,全称为《农书》或《东鲁王氏农书》。该书是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重要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