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马融:东汉时期的学者

朝代:汉朝 | 时间:2024-04-22 | 阅读:4583次
历史人物 ► 马融

马融(约26年-约97年),字伯升,汉族河南郡项县(今河南省荥阳市项城市)人,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政治家、文学家和散文家。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经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贡献,被誉为“当世博学之士”。

马融:东汉时期的学者

马融年轻时,曾担任过京县长,后来被汉明帝任命为黄门侍郎、太子太傅、司隶校尉等要职,并曾参与编撰《汉书》。他除了在政治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包括《帝系谱》、《七发》、《抱朴子注》、《杂说》、《格言》、《论语解》等。

马融对于儒家经学的研究非常深入,他精通《易经》、《尚书》、《礼记》等经典,对于儒家经典的考证、解释和整理都做出了很多有益的贡献。他提出了“章句备考”、“别解正误”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于古籍的系统研究,将一些错误的观点予以纠正,并对经史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考证,对于当时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马融在“新旧”学派之争中,积极支持“旧学”。他认为,经典应该按照旧时的传承方式来解读,并应该把握其原来的思想精神,而不是从字面上理解。他在《杂说》中曾经提出了“义理难明,道阴难测,故树神明以是别之,设神坛以是尝之。”的观点,即我们无法理解的事物,就可以以神秘的方式加以描述,而无须拘泥于实际的事物。这一观点被后来的陈寿批评为迷信,但在当时却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马融同时也非常关注社会的民生问题。他在《杂说》中写道:“百姓贫者多,民失其所则怨钦、威、猛,众怒成灾,故善善者,民之所欲;恶恶者,民之所恶。”他认为国家应该重视民生,根据民众的需要来进行治理,并应该加强有关文化、医疗和教育的投资,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马融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在当时非常显著,他的影响力也广泛延伸到了后来的历史学、哲学和文学等领域。他的个性独立,论述果断,思路清晰,被后人称为“当世博学之士”,其著作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标签:马融

上一篇:田骈独裁专权 | 下一篇:鲍康:庙堂之臣,忠诚耿直

汉朝科技成就与贡献

汉朝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和贡献。以下是汉朝科技成就与贡献的详细介绍:一、农业技术革新1. 农具的改进与创

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

汉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其过程充满传奇色彩和奋斗精神。下面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刘秀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皇族后裔,逐步崛起为统

贾谊政治改革

汉朝贾谊

贾谊政治改革:深度分析与探讨贾谊,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其所提出的政治改革主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他的政治改革思想主要

汉朝皇帝世系

汉朝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皇帝世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汉朝皇帝世系主要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以下是汉朝皇帝世系的详细介

后汉王朝的传统与创新

五代十国马融

后汉王朝的传统与创新后汉王朝(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不仅延续了前代的优良传统,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首先,在政

后汉王朝:短命的中华复兴

五代十国马融

后汉王朝:短命的中华复兴前言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了后汉王朝,结束了前汉王朝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统治。后汉王朝的兴起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