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虢季子白盘记功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7-09 | 阅读:953次
历史人物 ► 子白

虢季子白盘是中国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重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该盘铸于周宣王时期(约公元前828—前782年),是虢国贵族季子白受王命征伐猃狁(匈奴前身)获胜后,周宣王为其举行献俘礼并在太庙举行“饮至”庆功仪式时所铸的礼器。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铭文内容均极为重要,以下是详细分析:

虢季子白盘记功

一、器物形制与铭文内容

1. 形制特征

虢季子白盘呈长方形,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重215.3公斤,是现存商周青铜盘中体积最大者。四壁各有一对衔环兽首耳,器身饰窃曲纹与波带纹,底部铸有111字长篇铭文,记载了季子白受命征伐猃狁的功绩。

2. 铭文释读

铭文以四言韵文写成,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 战功记录:季子白率军在洛水北岸“搏伐猃狁”,斩首500人,俘获50人,周王嘉奖其“壮武”。

- 仪式过程:周宣王在周庙举行“献俘”“告庆”典礼,并赐予弓矢、斧钺以示授权。

- 铸造缘由:季子白为纪念殊荣而作此盘,“子子孙孙万年无疆”的套语反映了宗法观念。

关键句例:“丕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维四方”(彰显子白的勇武战功,安定四方)。

二、历史背景与政治意义

1. 猃狁之战

西周中后期,猃狁频繁侵扰泾水、洛水流域,威胁镐京。周宣王发动多次反击,此战属于“宣王中兴”的重要军事行动。铭文与《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可相互印证。

2. 礼制内涵

“献俘”与“饮至”是周代军礼的核心环节,通過太庙仪式将军事胜利转化为天命合法性。盘铭中“王孔加子白义”即体现王权对宗法贵族的驾驭。

3. 虢国地位

虢国作为姬姓诸侯,世代担任王室卿士。季子白的“虢季”氏表明其为虢国支系,此盘印证了西周晚期虢氏家族的军事影响力。

三、艺术与文献价值

1. 字体演变

铭文书法遒劲舒展,笔画起止露锋,已呈现由西周典型“玉箸体”周“蝌蚪文”过渡的趋势,是研究金文书法的重要标本。

2. 文学意义

四言韵文的战纪体例,与《诗经》中的战争诗如《江汉》《常武》风格相近,反映了西周贵族文学的程式化表达。

3. 流传经历

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同治年间被淮军将领刘铭传发现并收藏,后历经战乱,1950年由刘肃曾捐献给国家。

四、延伸知识

同类型器物:与史墙盘(共王时期)、逨盘(宣王时期)并称“西周三大青铜盘”,均以长篇铭文记录历史事件。

学术争议:有学者认为“猃狁”活动区域应在陇东而非山西,铭文中的“洛之阳”可能指北洛水而非豫西洛河。

虢季子白盘作为“青铜史书”,不仅是军事胜利的物证,更体现了西周晚期王权、宗法与礼制的互动,其铭文内容与《尚书》《诗经》共同构成了研究西周史的核心文献。

文章标签:

上一篇:商代骨角器制作工艺流程 | 下一篇:苏秦合纵抗秦

蔡叔度流放终老

西周周公

蔡叔度是西周初年重要的政治人物,其生平与周王室内部权力斗争密切相关。作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母弟,他在周初分封制度中获封于蔡(今河南上蔡),

周共王时期的制度调整

西周司士

周共王(约公元前922—前900年在位)是西周中期的重要君主,其统治时期的制度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王室为应对内外挑战所做的改革努力。根据现有青

虢季子白盘记功

西周子白

虢季子白盘是中国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重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该盘铸于周宣王时期(约公元前828—前782年),是虢国贵族季

周孝王非子封秦

西周非子

周孝王非子封秦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秦国作为诸侯国的开端。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是嬴姓部族的首领,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西周

虢季子白盘记功

西周子白

虢季子白盘是中国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重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该盘铸于周宣王时期(约公元前828—前782年),是虢国贵族季

虢季子白盘铭战功

西周子白

《虢季子白盘铭》是西周晚期青铜器虢季子白盘上的铭文,记载了虢国贵族“子白”在周宣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征伐猃狁(匈奴前身)的战功。该盘现藏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