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史弘肇专权后汉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8-09 | 阅读:8467次
历史人物 ► 刘知远

史弘肇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政权的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专权行为深刻影响了后汉的政治格局与存续。作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心腹将领,史弘肇在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947年)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掌控禁军兵权。刘知远去世后,其子隐帝刘承祐继位(948年),史弘肇与宰相杨邠、枢密使郭威、三司使王章组成核心权力集团,形成"四大臣辅政"的局面。

史弘肇专权后汉

史弘肇专权的主要表现包括:第一,垄断军权,凭借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职位掌控京城戍卫及禁军调动,架空皇权;第二,干预朝政决策,与杨邠等人排斥文官集团,史载"凡中书除敕,多不关由"(《旧五代史》);第三,推行严刑峻法,以"军政苛暴"著称,《资治通鉴》记载其"昼夜巡逻,逮捕盗贼,即时磔裂",导致都城人人自危。第四,与地方藩镇势力矛盾激化,特别是与邺都留守郭威的权力摩擦,最终成为950年郭威起兵反叛的诱因之一。

专权的深层原因在于五代武人政治的延续。后汉政权继承后晋旧制,未能解决藩镇割据与中央权威衰弱的根本问题。史弘肇作为典型的军阀代表,其行为体现了当时"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政治逻辑。值得注意的是,他与文官集团的冲突反映了五代时期文武对立的局势,如压制同平章事苏逢吉等文臣,凸显了武将对文人参政的排斥。

专权的后果极为严重:一方面激化统治集团内部分裂,950年隐帝在苏逢吉鼓动下诛杀史弘肇、杨邠、王章等人,直接引发郭威的澶州兵变;另一方面,这种军事统治加速了后汉的灭亡,郭威建立后周后即着手改革禁军制度,正是对史弘肇专权教训的反思。从更宏观视角看,史弘肇现象是五代过渡时期"武人政治"的典型案例,其兴衰过程揭示了唐宋之交权力结构重组的历史轨迹。宋太祖赵匡胤后来"杯酒释兵权",正是为了避免类似军事强臣专权的重现。

文章标签:

上一篇:唐代传奇小说的文学成就 | 下一篇:宋词婉约派代表研究

宋太祖的江山梦

五代十国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的"江山梦"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命题,其核心在于他如何通过兵变建立宋朝,并奠定北宋百余年的统治基础。这一过程涉及政治谋略、军事改

史弘肇专权后汉

五代十国刘知远

史弘肇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政权的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专权行为深刻影响了后汉的政治格局与存续。作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心腹将领,史弘肇在刘知远

周德威出镇幽州

五代十国周德威

周德威出镇幽州是五代十国后期后唐政权巩固北方边防的重要军事部署,其事见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等史料。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冯道历仕十君主

五代十国冯道

冯道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官僚,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共十位君主,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十朝元老”。他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

史弘肇专权后汉

五代十国刘知远

史弘肇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政权的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专权行为深刻影响了后汉的政治格局与存续。作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心腹将领,史弘肇在刘知远

刘知远建后汉王朝

五代十国刘知远

刘知远建立的后汉王朝(947年—95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最后一个沙陀族政权,也是五代中的第四个朝代。作为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后晋被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