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唐叔虞始封晋国始祖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24 | 阅读:3668次
历史人物 ► 晋国

唐叔虞是晋国的始祖,其历史记载主要见于《左传》《史记》等文献。他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西周初年因“桐叶封弟”的典故受封于唐地(今山西翼城一带),后其子燮父迁都至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开创了晋国六百余年的基业。

唐叔虞始封晋国始祖

关于唐叔虞的史实与相关背景,可从以下几点展开:

1. 受封渊源:据《史记·晋世家》载,成王幼时与叔虞嬉戏,削桐叶为珪(象征封地的信物)戏言“以此封若”,后在史官周公立场下“天子无戏言”,叔虞遂被封于唐。此故事反映了西周初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逻辑。

2. 唐地与族群:唐地原为夏墟,居住着尧的后裔与戎狄杂处的部族。《左传·定公四年》提及“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显示周王室借此巩固对北方战略要地的控制。叔虞赴任后推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理方针,结合夏朝旧俗与戎狄习惯,稳定了统治。

3. 国号演变:叔虞之子燮父即位后,将都城迁至晋水(今汾河支流)附近,改国号为“晋”。考古发现的“晋公盆”等青铜器铭文印证了这一变迁,晋国名称自此沿用至春秋战国

4. 后世祭祀与考古: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为北魏以来纪念叔虞的祭祀场所,北宋天圣年间重建。20世纪在曲沃、翼城发现的晋侯墓地(如M114出土的叔虞方鼎),为研究早期晋国提供了实物依据。

延伸知识:

晋国在西周时期长期为北方屏障,春秋时因“曲沃代翼”内乱后崛起,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清华简·系年》等新出文献对早期晋国世系有补充,但叔虞作为始封君的地位无可争议。他的故事既体现周代宗法制的运作,也折射出华夏与戎狄的文化融合。

文章标签:唐叔虞

上一篇:桀暴虐亡夏之鉴 | 下一篇:商鞅变法强秦奠基

周代军事制度演变

西周镐京

周代军事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军事体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变迁与政治、社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以下是周代军事制度的主要演变脉络及特点:1. 西周初期

周礼的起源与作用

西周周礼

周礼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主导制定的一套系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规范体系,其起源可追溯至周克商后的政权巩固需求。作为周代统治的核心制度,它以宗法制、

青铜器与西周文化

西周周文

青铜器与西周文化密切相关,是研究西周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工艺精湛、

周代水利工程建设

西周公刘

周代水利工程建设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先秦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体现。这一时期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农业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都

晏子治国外交策

春秋战国晋国

晏子(前578年—前500年),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其治国与外交策略以务实、灵活著称,主要

子产铸刑书变革

春秋战国晋国

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要变革事件,发生于春秋时期郑国。这一举措开创了成文法公开化的先河,对后世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