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名将张弘范的征战岁月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8-09 | 阅读:754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名将张弘范的征战岁月

元朝名将张弘范的征战岁月

张弘范(1238—1280),字仲畴,河北定兴人,是元初杰出的军事将领。作为元代开国功臣第九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在忽必烈统一南北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其军事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征讨(1260—1274年)

1. 随父征战:19岁时随父参与围攻济南之战,初露锋芒。1262年平定李璮叛乱时,他献策筑环城围困济南,切断叛军补给,最终迫使李璮自焚。

2. 襄樊战役:1270年任益都淄莱万户,参与对南宋战略要地襄樊的围攻。他首创"锁城法",筑长围隔绝襄阳与外界的联系,历时五年终破城(1273年),此役被誉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

灭宋关键战役(1274—1279年)

1. 渡江统帅:1274年任都元帅,统左路军由汉水南下,在鄂州大破宋军后顺长江东进,连克黄州、江州、安庆。

2. 丁家洲之战:1275年与伯颜合兵,在铜陵丁家洲歼灭宋军主力十余万,缴获战舰2000余艘,史载"江水为赤"。此战后南宋中枢基本瓦解。

3. 崖山海战:1279年指挥元军水师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全歼南宋残部,陆秀夫负幼帝赵昺投海,标志着南宋彻底灭亡。战后他在崖山石壁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

军事思想与战术特点

1. 重视建设:攻克襄樊期间建造战船五千艘,后组建元朝第一支专业水师。

2. 心理战运用:在崖山战役前释放俘虏动摇宋军士气,采用火攻配合水陆夹击。

3. 后勤创新:征宋时首创"因粮于敌"制度,在长江沿岸设屯田基地保障补给。

争议与评价

其灭宋行为被部分史家诟病,但他本人汉文化造诣深厚,师从大儒郝经,能诗善书。晚年在《淮阳献武王庙碑》中自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其军事理念的影响。

元世祖忽必烈称其"朕之曹彬",将其与北宋灭南唐名将相提并论。其墓葬位于河北满城,现存神道碑详细记载了征战绩。子张珪后官至中书平章政事,家族成为元代著名军事贵族。

文章标签:

上一篇:韩琦:边疆大将传奇人生 | 下一篇:明朝宫廷政治斗争揭秘

杨朵儿只忠诚勇武事迹

元朝朵儿只

杨朵儿只(1285—1328),又称杨朵儿只·也先帖木儿,是元代著名的蒙古族将领,忠诚勇武的事迹载于《元史》等史料中。他是元武宗时期的功臣,历任中书左丞

元朝名将张弘范的征战岁月

元朝元朝

元朝名将张弘范的征战岁月张弘范(1238—1280),字仲畴,河北定兴人,是元初杰出的军事将领。作为元代开国功臣张柔第九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在忽

叶特尚的人物特征与影响

元朝曾参

叶特尚(Yeh Teh-chang,1891—1963)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活跃于民国时期至台湾地区。他的生平与国民党政权紧密关联,其人物特征与历史

红巾军起义背后的社会动荡

元朝察罕帖木儿

红巾军起义(1351—1368年)是元朝末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其背后的社会动荡是多元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元朝末期尖锐的社会矛盾。以下是

元朝名将张弘范的征战岁月

元朝元朝

元朝名将张弘范的征战岁月张弘范(1238—1280),字仲畴,河北定兴人,是元初杰出的军事将领。作为元代开国功臣张柔第九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在忽

元朝宗教政策与多元宗教融合

元朝元朝

元朝宗教政策与多元宗教融合 元朝(1271-1368年)是由蒙古人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宗教政策以开放包容为特点,形成了多元宗教并存的局面。这一政策既是蒙古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