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秦朝 >> 详情

郑国修渠富民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8-15 | 阅读:6530次
历史人物 ► 郑国

郑国修渠是战国时期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完成。这项工程不仅改变了关中地区的农业面貌,还对秦国的强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郑国修渠富民

1. 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秦国势力日渐强大,韩国为消耗秦国国力,派水工郑国入秦,建议修建一条引泾水东注洛水的水渠,以灌溉农田。秦国采纳了这一建议,但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现了韩国的“疲秦之计”。然而,秦国统治者认识到该工程的长远利益,最终继续修建,并命名为“郑国渠”。

2. 工程特点

郑国渠全长约300余里,利用地形特点,自泾河引水,沿北山南麓延伸,最终注入洛河。该渠采用了先进的测量和施工技术,如利用地势落差实现自流灌溉,并设立水门调节水量,保证了灌溉效率。

3. 经济与社会影响

- 农业发展:郑国渠灌溉了关中平原4万余顷土地,使原本贫瘠的盐碱地变为高产良田,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关中因此成为“天府之国”。

- 人口增长:农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徙至关中,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 秦国国力增强:充足的粮食供应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加速了秦的崛起。

4. 政治意义

尽管郑国渠最初是韩国的计谋,但秦国统治者以长远眼光看待问题,最终将计就计,使该工程成为国家富强的关键。这也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在水利工程上的竞争与博弈。

5. 后世影响

郑国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之一,与都江堰灵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被后世历代修缮利用,直至唐代仍发挥重要作用。其修建经验对后世水利技术发展有深远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周孝王辟方 | 下一篇:战国名将白起征战事迹回顾

郑国修渠富民

秦朝郑国

郑国修渠是战国时期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完成。这项工程不仅改变了关中地区的农业面貌,还对秦国的强盛起到了重

司马欣降楚

秦朝司马欣

司马欣降楚是秦末乱世中的一次重要叛降事件,发生在秦二世统治末期(约公元前208年),体现了秦帝国的统治危机和六国复辟势力的崛起。背景与原因 1. 秦政

秦朝的货币改革

秦朝秦朝

秦朝的货币改革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全国货币统一的重大举措,其核心内容及历史意义如下: 一、改革背景1. 战国货币混乱:秦统一前,各诸侯国货币形态各

嫪毐祸乱宫闱

秦朝嫪毐

嫪毐祸乱宫闇是秦朝历史上的一桩重大政治丑闻,涉及宫廷权力斗争、外戚干政与皇权危机。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秦始皇本纪》等史料记载,事件核心人

郑国修渠富民

秦朝郑国

郑国修渠是战国时期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完成。这项工程不仅改变了关中地区的农业面貌,还对秦国的强盛起到了重

郑国渠水利千秋

秦朝郑国

郑国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的战国末期,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修建,属秦国的关中灌溉系统核心工程。其历史地位与都江堰齐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