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宋朝 >> 详情

郭守敬授时历法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16 | 阅读:727次
历史人物 ► 郭守敬

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专家,他与王恂等人共同编制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精密、影响最深远的历法之一,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式颁行。以下是关于《授时历》的史实要点及其扩展内容:

郭守敬授时历法

1. 历法编制的背景

元朝统一中原后,沿用金代的《重修大明历》已出现明显误差。忽必烈为彰显新朝气象,命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主持改历。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强调天文观测的重要性。

2. 创新性天文仪器

郭守敬为修历设计制造了简仪(简化浑仪)、仰仪、高表等十余种仪器。其中简仪简化了传统浑仪的结构,提高了观测精度;高表通过改进圭表测影技术,结合“景符”(针孔成像装置)使日影测量误差缩小到毫米级。

3. 大规模天文观测

郭守敬领导了元史上最大规模的天文实测,在全国设立27个观测站,南至南海(今西沙群岛),北至北海(西伯利亚),测量各地北极出地高度(纬度)和夏至日影长度,数据精度远超前代。他还首次提出“海拔”概念,用于修正观测误差。

4. 历法核心成就

- 回归年长度:测定为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格里高利历完全一致,比欧洲早300年)。

- 朔望月长度:29.530593日,误差仅0.3秒。

- 黄赤交角:测得23°33′34",与现代理论值仅差1′36"。

- 日月食预测:引入三次差内插法等数学方法,提高推算精度。

5. 数学方法的突破

王恂负责历算部分,运用招差术(有限差分法)处理不均匀运动问题,并首创“弧矢割圆术”(球面三角法),将中国传统代数方法与几何模型结合,超越了前代历算水平。

6. 历史地位与影响

《授时历》沿用了364年(至清初《时宪历》颁布),是古代历法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明代的《大统历》实际是《授时历》的改名沿用。郭守敬的实测精神对后世科学家如徐光启产生深远影响,其部分成果通过阿拉伯天文学家传入欧洲。

7. 与水利工程的关联

郭守敬同时主持大都(北京)水利工程,他发明的“海拔测量法”和天文观测互为补充。通惠河的开凿中,其精确测量技术解决了运河水位落差问题,体现科学与工程的结合。

8. 国际比较

同时期伊斯兰世界的乌鲁伯格星表(1420年)和欧洲哥白尼日心说(1543年)均未达到《授时历》的实测数据规模。但《授时历》未涉及宇宙模型革新,仍属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内的巅峰之作。

注:《授时历》原文已佚,现存《元史·历志》载有其术文概要,明代邢云路《古今律历考》对其算法有详细分析。1980年代, researchers通过计算机验算证实了其中部分数据的超前性。

文章标签:历法

上一篇:钱镠与吴越国海塘工程 | 下一篇:元朝与罗马教廷的往来书信

宋朝医药学的发展与典籍整理

宋朝宋朝

宋朝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政府支持、学术整理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宋朝医药学发展与典籍整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 政

宋慈洗冤集录奇

宋朝宋慈

《宋慈洗冤集录》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系统法医学专著,成书于1247年。该书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医学的基础,比欧洲最早的

包青天:公正廉明传千古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北宋著名政治家,因铁面无私、断案如神被后世尊称为"包青天"。其形象通过《包待制陈州粜米》《三侠五义》等文学作品神化

《宋徽宗书画艺术成就》

宋朝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北宋第八位皇帝,虽以昏聩治国闻名,但其书画艺术成就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一。他不仅个人创作成就卓越,还通过建立画院、

郭守敬天文大家

元朝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天文历法、仪器制造、水利工程等领域均

郭守敬天文先驱

宋朝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被誉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