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程昱筹谋佐曹操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30 | 阅读:5953次
历史人物 ► 程昱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人,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谋士,以深谋远虑、刚直敢谏著称。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屡献奇策,以下是其辅佐曹操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程昱筹谋佐曹操

1. 坚守兖州,力挽危局(194年)

- 曹操征讨陶谦时,陈宫、张邈叛迎吕布,兖州大部失守,仅剩鄄城、东阿、范县三城。程昱临危受命,说服范县县令靳允诛杀吕布使者,并联合夏侯惇加强城防,为曹操保留反攻根据地。曹操归来后感叹:“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三国志·魏书·程昱传》)。

2. 劝拒袁绍,确立独立战略(196年)

- 曹操早年实力薄弱时,袁绍曾提议将其家属迁至邺城(实际为人质)。程昱尖锐指出袁绍“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劝曹操“夫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霸王之业可成也”,助曹操避免被袁绍吞并。

3. 献计挟天子以令诸侯(196年)

- 程昱与荀彧力主迎汉献帝至许昌,提出“奉主上以从民望”的战略,使曹操获得政治正统性。此举为后来讨伐诸侯提供了法理依据。

4. 官渡之战的幕后推手(200年)

- 战前曹操因粮草不足欲退兵,程昱以“袁绍十倍于公,而粮不能一月”坚定其信心,并献策烧毁袁绍乌巢粮仓(实际执行者为荀攸许攸)。战后曹操坦言“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5. 荆州战略的前瞻性建议(208年)

- 赤壁战前,程昱洞悉刘备的野心,劝曹操“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后预言孙权必与刘备联合。虽未被采纳,但其判断精准。

6. 性格特点与历史评价

- 程昱性格刚戾,曾因缺粮以人肉为军粮(《魏晋世语》),晚年因此未获三公之位。但其谋略深远,曹操称:“程昱之智,周之散宜生,汉之陈平无以过也。”司马懿亦评其为“识机权变,百屈不折”。

补充:程昱的军事建设

- 在地方治理上,程昱曾整顿青州兵,强化纪律;任奋武将军时屯田积粮,为曹操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其子程武、孙程克皆延续曹魏将领身份。

程昱的谋略深刻影响了曹操集团的崛起轨迹,其贡献兼具战略高度与战术实用性,是曹魏政权草创阶段的核心智囊之一。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代丝绸之路上的商旅 | 下一篇:阮籍青白眼示好恶

赵云的生平与评价

三国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勇果敢著称。以下是其生平与评价的详细分析: 一、生平经历 1. 早期从军

曹丕代汉的舆论准备

三国曹丕

曹丕代汉的舆论准备是一个系统性的政治工程,通过多重手段逐步消解汉室正统性并树立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其核心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祥瑞与谶纬的

三国时期的占星与预言

三国三国

三国时期的占星与预言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背后融合了汉代以来的天文观测、谶纬学说及民间信仰。以下是基于史料的分析与扩展:

荀彧王佐之才辅曹操

三国曹操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被誉为"王佐之才"。他早年投奔曹操,成为其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在

程昱献十胜十败论

三国程昱

程昱提出的“十胜十败论”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分析,旨在对比曹操与袁绍的实力优劣,为曹操集团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论述虽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程昱十面埋伏计

三国程昱

程昱的“十面埋伏计”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术描写,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情节是小说虚构,并非真实历史事件。历史上程昱虽有智谋,但并未实施过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