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司马迁著史记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20 | 阅读:2870次
历史人物 ► 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二十四史”之首。以下是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详细阐述:

司马迁著史记

1. 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86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负责记录国家历史。司马迁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并阅读了大量典籍。后来,他继承父职成为太史令,开始搜集史料,为撰写《史记》做准备。

2. 《史记》的创作背景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司马迁随汉武帝多次出巡,并亲自考察各地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然而,他因替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这一重大打击反而促使他更加坚定地完成《史记》的写作。

3. 《史记》的结构和内容

《史记》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涵盖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中国历史。其中:

- 本纪:记录历代帝王或重要统治者的生平与政绩。

- 世家:记载诸侯国、重要家族的历史。

- 列传:记录各类历史人物的生平,如著名将领、学者、刺客等。

- :用表格形式概括时间脉络和重要事件。

- :专门论述典章制度,如《礼书》《乐书》《天官书》等。

4. 《史记》的史学价值

- 首创纪传体:不同于之前的编年体史书,《史记》以人物为中心,使史书更具可读性和叙事性。

- 史料丰富:司马迁广泛参考官方文献、民间传说及实地考察,内容既全面又详实。

- 尊重史实:虽然部分内容带有一些传奇色彩,但司马迁注重考据,如对商周历史的部分记载与出土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相符。

- 思想深刻:司马迁不仅记录历史,还在书中表达了对历史规律、人性、社会变迁的思考,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 影响史学:奠定了中国正史的写作范式,后世“二十四史”大多沿袭其体例。

- 文学成就:《史记》的语言生动,叙事技巧高超,塑造了许多经典历史人物形象,影响了后世小说、戏剧的创作。

- 思想影响:书中提倡写实与辩证的历史观,对后世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座文化丰碑,它所体现的治史精神、叙事艺术和历史观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章标签:

上一篇:蒙恬北击匈奴战记 | 下一篇:郭嘉十胜十败论

汉朝宫廷内争与宦官干政现象

汉朝汉朝

汉朝宫廷内争与宦官干政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典型现象,其发展与汉朝的政治制度、皇权演变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汉朝宫廷内争的主

田蚡权势倾朝野

汉朝田蚡

田蚡是西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外戚和政治人物,凭借其姐王娡(汉武帝生母)的地位步入权力核心,最终官至丞相,权势显赫一时。以下是关于田蚡权势的具体分

汉文帝与黄老之治的推行

汉朝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以"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其推行黄老之治的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基础与政

邓禹助光武开国

汉朝邓禹

邓禹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早期追随与战略眼光 邓禹年轻时在长安游学,与刘秀结交。王莽末

司马迁与《史记》编撰

汉朝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生于约前145年(一说前135年),卒于前86年左右,今陕西韩城人。他继承父亲司马谈的太史令职

司马迁著《史记》

汉朝司马迁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约52万余字,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公元前104年)的3000余年历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