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据蜀称前蜀主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8-05 | 阅读:3897次历史人物 ► 王建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君主。他出身贫寒,早年以贩私盐为生,后投军于忠武军,因骁勇善战逐步崛起。唐朝末年,王建随唐僖宗入蜀避乱,因功被任命为利州刺史,后逐渐掌控西川地区。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王建拒绝承认后梁政权,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是为前蜀高祖。他仿照唐朝制度设立百官,重用文人韦庄、毛文锡等,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蜀地相对安定繁荣。王建在位期间注重水利建设,扩建成都城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蜀中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为后来后蜀的繁荣奠定基础。
王建统治前期颇有作为,但晚年猜忌功臣,诛杀养子王宗涤等将领,导致内部不稳。918年病逝,享年72岁,庙号高祖,葬于永陵(今成都永陵博物馆所在地)。其幼子王衍继位,但无道,925年前蜀被后唐所灭。王建的统治是五代时期少有的相对稳定阶段,他创立的前蜀政权与同时期的吴、南唐等同为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政权。其陵墓永陵保存完好,为中国现存唯一的地上皇陵,墓中出土的“二十四乐伎”浮雕是研究五代音乐舞蹈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章标签:
上一篇:唐代的道教发展与影响 | 下一篇:王安石变法与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