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王翦伐楚灭齐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8-04 | 阅读:3078次
历史人物 ► 王翦

王翦作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其军事行动主要集中于灭楚之战,而灭齐之战实由王贲(王翦之子)完成。以下根据史料分述这两场战役:

王翦伐楚灭齐

一、王翦灭楚之战(前224-前223年)

1. 战略分歧

秦王政欲灭楚时,李信主张"二十万足矣",王翦则认为"非六十万不可"。秦王初用李信,结果秦军大败。后秦王亲赴频阳请王翦出山,倾国六十万大军予之,体现王翦对楚军实力的准确判断。

2. 战术特点

王翦采用"钝兵之计":

- 驻守平舆一年不战,令楚军疲怠

- 趁楚军东撤时发动突袭,在蕲南斩杀楚将项燕

- 次年攻破寿郢,俘虏楚王负刍,设楚郡(后改置九江、会稽等郡)

3. 历史细节

《史记》载王翦行军途中五次向秦王索要田宅,以"自污"打消君主猜疑,展现其政治智慧。楚亡后,昌平君在淮南被立为楚王,不久亦被王翦平定。

二、王贲灭齐之战(前221年)

1. 战略背景

王建在位44年,长期奉行"事秦谨"政策。秦国采用远交近攻,最后才攻齐。此时五国已灭,齐孤立无援。

2. 战役过程

王贲避开齐军主力,从燕地南下直捣临淄:

- 切断齐与渤海联系

- 胁迫齐王建投降(后被迁至共地饿死)

- 未发生大规模交战,体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3. 特殊处置

齐国因投降较早,成为唯一未设郡的故地,暂置齐郡(后分置济北、琅琊等郡),保留较多齐国旧俗。

三、军事制度影响

1. 王翦军团六十万规模创战国之最,展现秦"全民皆兵"动员能力

2. 灭楚战役首创"歼灭战"模式,改变春秋以来"击溃战"传统

3. 父子将领连续灭国,反映秦国军功爵制的传承性

四、后续影响

1. 项燕之死埋下项羽反秦伏笔,其孙项羽后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号

2. 齐地最后投降,使齐鲁文化在秦代保持相对独立

3. 王翦家族成为秦汉之际军事贵族代表,其孙王离在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

此两场战役标志着秦国统一进入最后阶段。王翦的稳慎用兵与王贲的策略形成互补,体现秦国军事体系的成熟。需要说明的是,灭齐时王翦已退休,主要功绩实属王贲,但因父子关系常被后世并称。

文章标签:

上一篇:烽火戏诸侯(关于周幽王的历史事件) | 下一篇:汉朝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

王翦伐楚灭齐

秦朝王翦

王翦作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其军事行动主要集中于灭楚之战,而灭齐之战实由王贲(王翦之子)完成。以下根据史料分述这两场战役: 一、王翦灭楚之战(前

魏冉四任秦相

秦朝魏冉

魏冉,又称穰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人物,曾四度担任秦相,对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是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的舅舅,通

赢摎破赵建功

秦朝秦昭襄王

赢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将领,活跃于秦昭襄王时代,在白起、王翦等名将的光环下,其事迹常被后世忽视,但其在秦统一进程中的贡献不容小觑。以下是赢

公子傒夺位失败

秦朝吕不韦

公子傒夺位失败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中的一场重要政治事件。根据《史记》等史籍记载,公子傒(亦名嬴傒)是秦孝文王(嬴柱)的庶长子,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

王翦伐楚灭齐

秦朝王翦

王翦作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其军事行动主要集中于灭楚之战,而灭齐之战实由王贲(王翦之子)完成。以下根据史料分述这两场战役: 一、王翦灭楚之战(前

王翦灭楚

秦朝王翦

王翦灭楚是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的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24年至前223年。这一战役标志着楚国这一南方大国的覆灭,为秦统一中国扫除了重要障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