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傅介子斩楼兰王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25 | 阅读:9350次
历史人物 ► 傅介子

傅介子斩楼兰王是西汉时期一次著名的外交与军事行动,展现了汉朝对西域的强势管控。事件发生于公元前77年,背景是楼兰国(西域小国,位于今新疆罗布泊一带)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反复摇摆,汉使,阻碍丝绸之路畅通。以下是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

傅介子斩楼兰王

1. 历史背景

楼兰地处交通要冲,汉匈争夺西域时,其王尝归(又作安归)暗中勾结匈奴,多次截杀汉朝使团。汉昭帝时期,大将军霍光决定铲除亲匈势力,派外交官傅介子执行任务。

2. 傅介子的策略

傅介子以赏赐黄金锦帛为名,率少量随从进入楼兰。他设计宴请尝归,趁其醉酒时“坐帐中屏语”,即借密谈之机刺杀,随后宣告:“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此举震慑楼兰贵族,迅速稳定局势。

3. 后续处置

汉朝改立亲汉的尉屠耆为新王,将国名更改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若羌附近),并派兵屯田伊循城(今米兰遗址),加强对西域的实际控制。

4. 军事与外交意义

- 威慑西域诸国:通过斩首行动震慑车师、龟兹等摇摆势力,巩固汉朝威望。

- 丝绸之路安全:清除丝路南道障碍,促进东西方贸易。

- 汉匈博弈:削弱匈奴对西域的影响,为后来郑吉设立西域都护奠定基础。

5. 考古与争议

部分学者根据《汉书》与出土汉简推测,傅介子可能联合了楼兰亲汉派发动政变。近年新疆发现的汉代屯田遗迹及“李柏文书”(前凉时期)亦间接印证汉对楼兰的长期经营。

此事件体现汉代“以夷制夷”的边疆策略,将外交威慑与精准打击结合,成为后世处理边患的典型案例。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吴芮联汉反秦 | 下一篇:诸葛恪北伐失败的历史教训

汉长安城布局与建筑

汉朝长安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都城典范,代表了汉代城市规划与建筑技术的最高成就。其布局与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整体

汉朝民间信仰与巫术

汉朝汉朝

汉朝民间信仰与巫术呈现出多元交融的特点,既继承先秦传统,又受黄老思想、神仙方术及外来文化影响,形成丰富的信仰体系。以下是其主要特点和表现: 一

汉代庄园经济模式

汉朝

汉代庄园经济模式是两汉时期(前202年—220年)形成的一种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融合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经营的综合性经济组织,其发展与社会结构、土地制度

汉代铜镜艺术特征

汉朝战国

汉代铜镜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纹饰题材丰富多样 汉代铜镜纹饰题材广泛,包括几何纹(如连弧纹、方格纹)、动物纹(如四神纹、瑞兽纹)、

傅介子斩楼兰王

汉朝傅介子

傅介子斩楼兰王是西汉时期一次著名的外交与军事行动,展现了汉朝对西域的强势管控。事件发生于公元前77年,背景是楼兰国(西域小国,位于今新疆罗布泊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