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隋朝 >> 详情

卢思道诗文名家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6-24 | 阅读:700次
历史人物 ► 颜之推

卢思道是北朝至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字子行,范阳涿(今河北涿州)人。他出身北方士族,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以其出众的文才和坎坷的仕途经历闻名于世。在文学创作上,卢思道擅长诗、赋、文等多种文体,尤以诗歌成就最高,与薛道衡并称“卢薛”,被后世视为北朝文学向隋唐文学过渡的关键人物。

卢思道诗文名家

一、诗歌风格与代表作品

1. 刚健与清丽并存:其诗融合了北朝文学的雄浑气骨与南朝文学的婉约技巧,代表作《从军行》以“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开篇,既有的豪迈,又注重与音律,展现了南北文风交融的特点。

2. 乐府诗创新:他的《有所思》《棹歌行》等乐府诗,在传统题材中注入个人感怀,如“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以质朴语言寄托兴亡之叹。

3. 七言诗推动者:隋代七言诗的发展得益于卢思道等人的实践,其《鸣蝉篇》等作品为初唐七言歌行奠定基础。

二、文章与政治生涯

1. 骈文成就:卢思道的章表文书堪称典范,《劳生论》揭露官场倾轧,以“形骸屡迁,心神烦惑”抒写士人困境,被《隋书》评为“深得疾邪之旨”。

2. 宦海沉浮:北齐时受聘为司空参军,后因参与祖孝征文人集团遭贬;北周灭齐后被征入长安,隋文帝时官至散骑侍郎。其经历折射出乱世文人的生存状态。

三、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1. 南北文风融合先驱:其创作实践对颜之推、薛道衡等文人产生直接影响,为唐代文学大一统格局提供范式。《隋书·文学传序》特别提及他与李德林、辛德源等“并称八俊”。

2. 地域文化代表:作为“范阳卢氏”的文学代表,他的创作体现了河北士族在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家族中卢照邻等唐代诗人延续其文脉。

3. 作品散佚与辑录:原集已佚,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卢武阳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赋作《孤鸿赋》残篇见于《文馆词林》。

卢思道的诗文创作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6世纪中后期中国文学嬗变的缩影。他以独特的艺术实践沟通了庾信代表的南朝文风与北方本土传统,在格律化进程和题材拓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文章标签:卢思道

上一篇:梁武帝萧衍建寺 | 下一篇:唐朝的画家吴道子与绘画

隋朝人口迁移政策

隋朝资治通鉴

隋朝的人口迁移政策以强化中央集权、均衡区域发展和巩固国防为核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1. 迁都洛阳与人口集中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为削

隋代饮食文化特色

隋朝鲜卑

隋代饮食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食结构以粟麦为主 隋代北方延续了北魏以降的饮食习惯,以粟(小米)、麦为主食,南方则以稻米为主。

隋朝天文历法成就

隋朝张胄玄

隋朝在天文历法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张胄玄制定《大业历》 隋朝著名天文学家张胄玄在隋炀帝大业年间编订了《大业历》

瓦岗军反隋斗争史

隋朝王伯当

瓦岗军反隋斗争是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支力量,其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公元611年至618年,对隋朝的覆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是瓦岗

颜之推写《家训》

南北朝颜之推

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化的家训类著作,成书于南北朝末年至隋初(约6世纪末),对后世家族伦理教育影响深远。以下从背景、内容

虞溥劝学崇教化

晋朝颜之推

虞溥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儒学学者和教育家,其思想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教化传统的重视。他在《奖训学徒诏》等文中系统阐述了崇教化、劝学习的理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