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南北朝 >> 详情

陆倕南梁文士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6-13 | 阅读:3457次
历史人物 ► 沈约

陆倕(470—526),字佐公,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官僚,"竟陵八友"之一。他是陆慧晓之子,陆厥之弟,陆氏为江东士族代表,家族文化底蕴深厚。

陆倕南梁文士

生平与仕途:

陆倕幼年聪慧,五岁能诵《论语》《诗经》,九岁作《乌栖曲》受沈约赞赏。梁武帝萧衍未即位时,陆倕即追随其府邸,与沈约、谢朓等并称"竟陵八友"。天监初年任抚军将军主簿,后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博士、吏部郎、太常卿等职。晚年官至步兵校尉、扬州大中正,掌管地方人才选拔。

文学成就:

1. 骈文大家:其文风典丽工整,代表作《新刻漏铭》被萧衍赞为"辞义典雅,足为不朽",展现了南朝骈文的成熟技巧。

 

2. 诗歌创作:现存诗四首,以《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为代表,体现佛教思想对南朝文坛的影响。

3. 史学贡献:曾参与编纂《梁书》(非今传姚察父子所撰版本),惜已佚失。

文化影响:

刘孝绰、到溉等并称"兰台聚",推动梁代宫体诗发展。

其子陆襄继承家学,曾主持编修《法宝联璧》。

家族背景:

吴郡陆氏自东汉陆康起即为江南望族,陆倕祖父陆闲曾任宋征虏将军,家族在齐梁之际通过文化成就维持政治地位,印证了南朝"文化士族"的特殊社会形态。

陆倕的生平反映南朝士族文人的典型轨迹:以文学才能为进身之阶,通过参与贵族文化沙龙(如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建立人脉,最终在中央官僚体系中占据要职。他的创作既具有宫廷文学的雕琢特性,也体现了儒释道思想融合的时代特征。

文章标签:陆倕

上一篇:张骞西域探险全纪录 | 下一篇:薛道衡诗冠南北

南朝皇权衰落的表现

南北朝萧绎

南朝(420—589年)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皇权衰落的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均有所体现,具体如下: 1. 宗室内斗与权臣专权 南

东魏西魏对峙二十年

南北朝苏绰

东魏与西魏的对峙是南北朝后期北方政权分裂的重要历史阶段,持续约20年(534-557年)。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与文化发展深刻影响了后续北周、北齐的格局,

北周八柱国与隋唐奠基

南北朝李弼

北周八柱国与隋唐的奠基关系密切,是理解隋唐帝国崛起的关键政治军事基础。以下从制度沿革、权力结构和历史影响等多角度展开分析: 一、八柱国制度的渊

贾思勰《齐民要术》

南北朝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成书于约公元533年至544年间,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

陆倕南梁文士

南北朝沈约

陆倕(470—526),字佐公,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官僚,"竟陵八友"之一。他是陆慧晓之子,陆厥之弟,陆氏为江东士族代表,家族

沈约创四声八病

南北朝沈约

沈约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音韵学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永明体”诗歌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其提出的“四声八病”理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音韵格律发展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