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周瑜赤壁烽火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28 | 阅读:1197次
历史人物 ► 周瑜

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战役过程具有以下史实要点:

周瑜赤壁烽火

1. 战争背景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号称八十万(实则约二十余万),意图消灭孙权刘备。孙刘联军总兵力约五万,周瑜担任联军主帅。

2. 火攻战术:周瑜采纳黄盖诈降计,趁东南风起时以火船突袭曹军连环舰队。《三国志·周瑜传》明确记载“盖放诸船,同时发火”,火势蔓延至曹军岸上营寨,造成重大损失。

3. 曹军失利原因

- 北方士卒不习水战,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以减颠簸,反成火攻隐患;

- 军中爆发疫病,《武帝纪》载“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 轻敌冒进,低估长江天险与孙刘联盟决心。

4. 后续影响

- 曹操退回北方,失去统一南方的机会;

- 孙权巩固江东,刘备乘机夺取荆州南部,形成三分天下雏形;

- 周瑜因战功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但两年后病逝(210年),其“羽扇纶巾”的儒将形象被后世文学艺术重塑。

扩展知识

诸葛亮在正史中未直接参与火攻谋划,《三国演义》夸大了其作用;

“借东风”为文学虚构,实际长江冬季偶有东南风,周瑜作为本地将领熟悉气候;

战役地点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境内,但黄州说、嘉鱼说等亦有学者支持;

唐代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诗句,反映了后世对战役偶然性的思考。

此战体现了冷兵器时代水战指挥艺术、地理气候利用及心理战术的经典结合,其细节通过史料与文学的交织成为中国文化中常被诠释的军事案例。

文章标签:

上一篇:张衡发明地动仪测地震 | 下一篇:晋代丝织品外销

汉寿亭侯关羽

三国关羽

汉寿亭侯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关于他的历史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志》等史料,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爵位

周瑜赤壁烽火

三国周瑜

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战

刘备三顾茅庐记

三国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是《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记载的重要历史典故,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诸葛亮在汉末政治格局中的关键地位。以下从史实、背景、过

董卓乱政与兴衰

三国董卓

董卓乱政与兴衰董卓是东汉末年重要的权臣和军阀,其乱政与兴衰是东汉王朝崩溃的关键节点之一。董卓出身凉州豪族,凭借军功和权谋逐步掌握大权,最终以

周瑜赤壁烽火

三国周瑜

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战

周瑜赤壁火烧曹军

三国周瑜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这场战役的实际指挥者是周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