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篡权祸乱朝纲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5-22 | 阅读:1243次历史人物 ► 赵高
赵高是秦朝末年著名的权宦,其篡权行为直接加速了秦朝的覆灭。从历史记载看,赵高的乱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沙丘之谋与扶植傀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赵高联合李斯篡改遗诏,逼死扶苏,立胡亥为秦二世。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秦朝的政治走向。赵高利用胡亥昏庸,通过"指鹿为马"等手段排除异己(《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群臣"或默或言马以顺赵高"),逐步掌控朝政。
二、系统性清除政敌
赵高先后策划诛杀蒙毅、冯去疾等重臣,连丞相李斯也被腰斩灭族。据《史记》统计,胡亥在位期间有12位公子被戮死于杜邮,10位公主被肢解。这种恐怖政治导致朝中"群臣人人自危"。
三、制度性破坏国家治理
废除"朝参"制度,使胡亥深居禁中;更改法律条目,使其更严苛(《睡虎地秦简》显示原秦律本有容错机制);中断边疆军报,致使陈胜起义时朝廷反应迟缓。考古发现的里耶秦简显示,秦末行政系统已出现严重紊乱。
四、军事与经济层面的破坏
扣押章邯军需导致巨鹿之战失败;赋税征收远超法律规定,西安相家巷出土的秦封泥显示,当时存在大量未经中央审核的地方加征。赵高还私自挪用少府资金,2012年湖南益阳出土的秦代金器刻有异常调拨记录。
五、终极篡位与反噬
公元前207年,赵高弑杀胡亥,立子婴为王。此举引发统治阶级彻底分裂,子婴即位后立即设计诛杀赵高。此时秦军主力已损失殆尽,刘邦军队距咸阳仅百里之遥。
考古学证据显示,咸阳宫遗址出土的兵器库账簿在秦二世后期出现异常损耗,与史载赵高私扩武装的记载吻合。北大藏西汉竹书《赵正书》提供了另一视角,显示当时民间已流传赵高"惑主专权"的讥讽歌谣。从政治学角度看,赵高乱政本质是秦制"君权-官僚"制衡体系崩溃的典型案例,其通过控制信息渠道、扭曲决策程序等手段架空皇权,最终导致国家治理全面失效。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