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秦朝 >> 详情

赵高的篡逆之路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02 | 阅读:2891次
历史人物 ► 赵高

赵高秦朝末年著名的权宦,其篡逆之路深刻影响了秦朝的灭亡。作为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他利用接近秦始皇秦二世的便利,逐步攫取权力,最终导致秦朝统治崩溃。以下是赵高篡权的主要脉络及其历史细节:

赵高的篡逆之路

一、身份背景与早期权术

1. 出身与仕途

赵高出身赵国宗室远支,因精通法律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执掌宫廷车马与诏令传递,后兼管符玺(皇帝印信),成为秦始皇近臣。沙丘政变前,他已深谙宫廷权力运作。

2. 沙丘之谋(前210年)

秦始皇巡狩途中病逝于沙丘宫,赵高联合丞相李斯伪造遗诏,逼死扶苏,拥立胡亥为秦二世。他利用李斯对失去权位的恐惧,以“长子继位必用蒙恬为相”相胁迫,促成政治同盟。

二、架空皇权的策略

1. 清除异己

- 诛戮大臣:借秦二世之手杀害蒙恬、蒙毅等功臣,并诱使胡亥处死12名公子、10名公主,削弱嬴氏宗族势力。

- 逼死李斯(前208年):诬陷李斯谋反,以“具五刑”(刺面、割鼻、断足等)处死,彻底垄断朝政。

2. 控制信息渠道

向秦二世灌输“天子贵在深居禁中”的观念,隔绝其与朝臣接触,使胡亥仅通过赵高了解外情。史载“二世常居禁中,公卿希得朝见”。

3. 指鹿为马(前207年)

在朝堂公开将鹿称为马,测试百官忠诚度,诛杀直言者。此举标志其权力达到顶峰,司马迁评“群臣皆畏高”。

三、加速秦朝崩溃

1. 激化社会矛盾

赵高推行严刑峻法,加重赋役,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复辟势力全面爆发。章邯等将领在前线作战时,赵高却隐瞒军情,延误战机。

2. 弑君与称帝失败

刘邦攻入武关后,赵高恐二世问罪,发动望夷宫之变,逼杀胡亥,立子婴为秦王。子婴识破其谋,设计诛杀赵高并夷其三族。

四、历史评价与争议

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斥赵高“持禄取容”,后世多视其为祸国奸佞。

现代史学部分观点认为,赵高的行为反映秦制“以法为教”的极端化弊端,其权势膨胀与秦朝官僚体系缺陷密切相关。

出土文献如《赵正书》记载异说,提到秦始皇临终前曾召见赵高商讨继位事宜,但学界普遍认为其可信度不及《史记》。

赵高的篡逆之路揭示了绝对权力下的制度失灵,其权谋手段虽短暂得逞,却加速了秦朝“二世而亡”的进程。这一历史教训成为后世警惕宦官干政的典型案例。

文章标签:

上一篇:老子道家思想探秘 | 下一篇:张汤峻法酷吏

商鞅变法的遗产

秦朝商鞅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前350年)是战国时期秦国由弱转强的关键改革,其遗产对秦统一中国及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制度性变革的

秦代隶书推广历程

秦朝李斯

秦代隶书的推广历程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其背景与秦朝的政治集权和文化统一政策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推广过程及历史意义:

秦代医学发展概览

秦朝秦朝

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尽管国祚短暂,但在医学领域承前启后,为汉代医学体系奠定了基础。以下是秦代

秦代战车使用研究

秦朝尉缭子

秦代战车是中国古代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使用集中体现了秦军的战术思想和军事技术成就。以下是关于秦代战车研究的几个关键方面:1. 战车

赵高的篡逆之路

秦朝赵高

赵高是秦朝末年著名的权宦,其篡逆之路深刻影响了秦朝的灭亡。作为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他利用接近秦始皇和秦二世的便利,逐步攫取权力,最终导致秦朝

赵高指鹿为马事件始末

秦朝赵高

赵高“指鹿为马”事件是秦朝末年一场著名的政治阴谋,反映了秦二世时期权臣专政、朝纲崩坏的历史背景。该事件始末及深层分析如下: 一、事件背景1. 秦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