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张角掀起黄巾乱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05 | 阅读:3622次
历史人物 ► 张角

张角东汉末年太平道的创始人和黄巾起义的。他利用东汉王朝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机,以宗教形式组织民众起义,对东汉政权造成巨大冲击。这场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组织、有规模的农民起义,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埋下伏笔。

张角掀起黄巾乱

背景与原因

1. 政治腐败: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官吏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2. 天灾频发:水旱灾害、瘟疫盛行,官府不仅不赈济灾民,反而加重赋税,民怨沸腾。

3. 土地兼并: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许多农民沦为流民或依附于世家大族,社会矛盾尖锐。

张角与太平道

张角是冀州巨鹿人,创立“太平道”,以《太平经》为教义基础,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他通过符水治病、传教聚众,信徒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最盛时达数十万人。

黄巾起义的爆发与经过

1. 起义准备:张角原定于184年(甲子年)三月五日发动全国起义,但因叛徒,被迫提前起事。

2. 初期攻势:起义军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攻占郡县,焚烧官府,杀戮官吏,声势浩大。

3. 朝廷应对:汉灵帝派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镇压,同时解除党锢以联合士族共同对抗起义军。

4. 起义失败:张角病逝,其弟张宝、张梁相继战死,主力被剿灭,但余部仍持续抗争多年。

影响与意义

1. 东汉统治根基动摇:起义虽被镇压,但地方豪强趁机扩充势力,中央权威进一步削弱。

2. 三国局面的开端:镇压起义的豪强(如董卓曹操刘备等)日后成为割据诸侯,促成军阀混战。

3. 后世农民起义的范本:黄巾起义以宗教组织群众的方式,成为历代农民战争的借鉴。

补充知识

“太平道”与道教发展:张角作为早期道教的代表之一,与“五斗米道”张鲁共同影响后世道教体系。

“黄天”思想:黄巾军的“黄天”象征土德,以五行相克理论挑战东汉的“火德”,为起义提供理论依据。

后世评价:《三国演义》将黄巾军定位为“乱贼”,但现代史学更强调其反抗压迫的进步意义。

黄巾起义虽未成功,但深刻改变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成为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重要里程碑。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代冶铁技术发展 | 下一篇:司马睿建康称帝始末

甘宁百骑劫营的勇略

三国甘宁

甘宁百骑劫营的勇略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甘宁军事生涯中的经典战例,展现了其超凡的胆识与战术素养。此战发生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期间,是孙权

五虎上将的虚实辨析

三国五虎

“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中蜀汉政权五位著名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合称。这一概念源自小说艺术加工,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此称号,

草船借箭的历史原型

三国黄盖

"草船借箭"的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但历史上确有相似事件原型,主要与东吴名将周瑜和孙权有关,而非小说中虚构的诸葛亮所为。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

左慈幻术戏曹

三国左慈

《左慈幻术戏曹》是《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记载的著名故事,展现了东汉末年方士左慈以幻术戏弄曹操的传奇事件。该故事虽带有志怪色彩,但反映了汉魏

张角黄巾乱东汉

三国张角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规模最大的民变,始于公元184年(光和七年),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这场起义的核心背

张角掀起黄巾乱

三国张角

张角是东汉末年太平道的创始人和黄巾起义的领袖。他利用东汉王朝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机,以宗教形式组织民众起义,对东汉政权造成巨大冲击。这场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