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李龟年乐伎绝响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8 | 阅读:906次
历史人物 ► 李龟年

李龟年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伎,以精湛的音乐才华闻名于世。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乐师,尤其擅长歌唱和演奏羯鼓、琵琶等乐器,与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并称“三李”,在盛唐乐坛享有极高声誉。唐代崔令钦《教坊记》、段安节《乐府杂录》等文献均记载其事迹,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更是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名句,将其与大唐盛世的文化记忆紧密相连。

李龟年乐伎绝响

从史实角度分析,李龟年的“绝响”具有多重历史内涵:

1. 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以卖艺为生。杜甫诗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沧桑感慨,既是对其个人境遇的写照,也隐喻盛唐乐舞文化的凋零。其艺术生涯的起伏,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缩影。

2. 音乐技艺的巅峰性:唐代宫廷音乐体系完备,李龟年作为梨园精英,代表当时音乐艺术的最高水平。《松窗杂录》载其即兴改编李白《清平调》为新声,令玄宗“调玉笛以倚曲”,可见其创作与表演的即兴能力。这种融合文学与音乐的才华,在唐代乐伎中尤为罕见。

3. 燕乐传统的象征:李龟年擅长“法曲”(宫廷燕乐),此类音乐吸收西域元素但以中原雅乐为体。其技艺的失传,反映安史之乱后教坊制度崩坏、乐工流散导致的文化断层。元稹《连昌宫词》中“李谟压笛傍宫墙”的典故,侧面印证了宫廷音乐在乱世后的式微。

4. 社会身份的典型意义:唐代乐伎虽技艺超群,但社会地位卑贱。李龟年晚年“穷困潦倒”(《明皇杂录》),其命运折射出古代艺术家的普遍困境,即便如玄宗曾赐“金爵龟袋”的荣宠,亦难逃时代洪流冲击。

扩展知识:唐代音乐机构分太常寺、教坊、梨园三级,李龟年属梨园“坐部伎”精英,专为皇室表演。《唐会要》载天宝年间宫廷乐工多达万人,仅梨园即有“小部音声”三十余人,李龟年能脱颖而出,足见其艺术造诣。其“绝响”不仅是个人艺术生命的终结,更标志着中古音乐史上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

文章标签:乐伎

上一篇:阚棱陌刀震三军 | 下一篇:契丹与后晋的关系

唐朝的婚俗与家庭结构

唐朝唐朝

唐朝的婚俗与家庭结构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婚姻礼制与六礼 唐朝婚姻遵循传统"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辉煌成就

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典范,其成就深刻影响了后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下从多个维度详述其主要辉煌成就:1. 政治制度创新与吏治

唐朝时期的商业与市场

唐朝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商业与市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经济的繁荣为后世所称颂。这一时期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体系完善,国内外贸易空前活跃,成为“开元盛世”的

唐朝的史书编撰成就

唐朝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书编撰的重要时期,在官修史书、私人撰史、史料整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奠定了后世正史编纂的基本范式。一、官修正史的制度化与“

李龟年乐坛盛名

唐朝李龟年

李龟年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宫廷乐师,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与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并称“三李”,以精湛的技艺和艺术造诣享誉盛唐

李龟年乐伎绝响

唐朝李龟年

李龟年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伎,以精湛的音乐才华闻名于世。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乐师,尤其擅长歌唱和演奏羯鼓、琵琶等乐器,与李彭年、李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