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马援老当益壮征交趾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20 | 阅读:1470次
历史人物 ► 马援

标题:马援老当益益壮征交趾的历史背景与军事贡献

马援老当益壮征交趾

1. 马援生平与时代背景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东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东汉初年,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南方交趾郡(今越南北部)的征侧、征贰姐妹发动叛乱,威胁汉朝边疆。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刘秀任命62岁的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南征。

2. 南征交趾的军事行动

马援率水陆两军南下,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先平定岭南,再深入交趾。他注重后勤保障,开凿运河(后人称“马援道”)以运输粮草,并在当地推广农耕技术以稳定民心。建武十九年(43年),汉军击溃叛军主力,征侧姐妹战败,交趾重归汉朝统治。

3. 治理与文化遗产

战后,马援在交趾推行郡县制,整顿吏治,并引入中原的律法、农具和医疗技术。他还立铜柱(传说在今越南中部)作为汉朝南疆的象征,留下“铜柱折,交趾灭”的典故。这些措施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巩固了中央政权对边疆的控制。

4. 军事思想与后世影响

马援提出“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的豪言,体现了其忠勇精神。他的南征为东汉稳定南方疆域奠定了基础,其治边策略被后世效仿。唐代杜佑在《通典》中称赞其“威行岭表”,越南史书亦记载其事迹。

5. 争议与历史评价

马援晚年因“薏苡明珠”案被诬陷,死后未入云台阁,但其功绩仍被后世认可。宋代苏轼在《伏波将军庙碑》中称颂其“功盖五岭”,现代学者认为他是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典范。

(注:交趾即今越南北部,汉朝时为中国领土,后逐渐独立。)

文章标签:马援

上一篇:张仪连横破纵谋秦 | 下一篇:汉中之战全解析

马援老当益壮征交趾

汉朝马援

标题:马援老当益益壮征交趾的历史背景与军事贡献 1. 马援生平与时代背景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东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司马迁著史记

汉朝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二十四史”之首。以下是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

汉朝与罗马帝国的间接交流

汉朝汉朝

汉朝与罗马帝国作为古代欧亚大陆的两大文明,虽未建立直接的外交联系,但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网络,双方存在间接的文化、经济与军事交流。以下是双方互

邓禹辅佐光武中兴

汉朝邓禹

邓禹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谋划 邓禹早年与刘秀同在长安求学,深得信任。刘秀起兵

马援老当益壮征交趾

汉朝马援

标题:马援老当益益壮征交趾的历史背景与军事贡献 1. 马援生平与时代背景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东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汉朝名将马援征战史

汉朝马援

汉朝名将马援的征战史马援,字汝纳,是东汉时期的杰出军事将领。他在沙场驰骋的岁月里,为汉朝的边疆安定和民族和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就来详细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