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鉴真东渡传法故事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06 | 阅读:6635次
历史人物 ► 唐朝

鉴真东渡传法是唐朝佛教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师从道岸、弘景等学习律宗,后成为南山律宗代表人物。他应日本僧人荣叡、普照的邀请,历经12年、六次尝试,最终在753年成功抵达日本,传播佛教戒律与文化。

鉴真东渡传法故事

东渡背景与动机

日本奈良时期(710—794),佛教虽已传入,但缺乏系统的戒律体系。日本朝廷希望通过引入唐朝高僧完善僧伽制度,遂派荣叡、普照赴唐寻访律宗大师。鉴真被其诚意感动,誓言“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决意东渡。

六次东渡历程

1. 第一次(743年):弟子告发“勾结海盗”,计划夭折。

2. 第二次(744年):遭遇风暴,船只损毁。

3. 第三次(745年):因官府阻拦未能成行。

4. 第四次(748年):出海后漂流至海南岛,荣叡病逝,鉴真双目失明。

5. 第五次(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拒绝鉴真随行。

6. 第六次(753年冬):鉴真随遣唐使副使大伴古麻吕的秘密船只抵达日本萨摩国(今鹿儿岛)。

在日贡献

佛教戒律:754年在东大寺设立戒坛,为圣武天皇、孝谦天皇等授戒,确立日本律宗基础。

建筑艺术:主持修建唐招提寺,保留唐代风格,被誉为“天平之甍”。

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著有《鉴上人秘方》,日本奉为“医药始祖”之一。

文化交流:带去佛经、书法、雕塑等,影响日本奈良文化。

历史评价

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1963年逝世1200周年时,中日双方联合举办纪念活动,唐招提寺的金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坚韧精神与跨文化贡献成为中日友好象征。

文章标签:传法故事

上一篇:裴矩与《西域图记》 | 下一篇:前蜀王建与花蕊夫人

唐朝的围棋文化与棋待诏

唐朝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围棋发展的黄金时期,围棋文化在宫廷和文人阶层中极为盛行,棋待诏制度的确立更是将围棋提升为官方认可的文化活动。作为唐代宫廷官职之

王勃滕王阁序章

唐朝王勃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骈文名篇,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该文创作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是王勃途经洪州

唐朝的曲江宴饮风俗

唐朝唐朝

唐朝的曲江宴饮风俗是当时长安城重要的社交与文化活动,集中体现了盛唐时期的奢华气象和社会风貌。其核心是进士及第后的"曲江宴",又称"杏园宴"或"探花宴

杜甫与忧国忧民诗史

唐朝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关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和对民间

唐朝的围棋文化与棋待诏

唐朝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围棋发展的黄金时期,围棋文化在宫廷和文人阶层中极为盛行,棋待诏制度的确立更是将围棋提升为官方认可的文化活动。作为唐代宫廷官职之

唐朝的曲江宴饮风俗

唐朝唐朝

唐朝的曲江宴饮风俗是当时长安城重要的社交与文化活动,集中体现了盛唐时期的奢华气象和社会风貌。其核心是进士及第后的"曲江宴",又称"杏园宴"或"探花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