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贾谊过秦论政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25 | 阅读:4326次
历史人物 ► 贾谊

贾谊的《过秦论》是汉代政论散文的经典之作,旨在通过分析秦朝覆亡的原因,为汉初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全文分上、中、下三篇,核心观点可归纳如下:

贾谊过秦论政

1. 秦之强盛与速亡的辩证

贾谊指出,秦自孝公用商鞅变法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通过法制与耕战政策迅速崛起。至始皇统一后,却因"仁义不施"导致矛盾爆发。其強勢統治(如隳名城、殺豪杰、收兵器)雖暫時壓制六國遺民,但殘暴的刑罰、大興徭役(築長城、修馳道、建阿房)使民力枯竭,最终"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 治国理念的批判

贾谊提出"攻守之势异也"的著名论断:秦以法家权谋取天下后,未能适时转向儒家仁政。他对比周代分封制"千有餘岁"的延续与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强调"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怀柔政策重要性。

3. 汉初现实针对性

文章暗喻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诸侯王势力膨胀(如吴楚七国之乱隐患)、豪强兼并、民生困顿。贾谊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策略,并建议文帝施行"积贮"、"轻赋"等民生政策,这些主张后被晁错主父偃等发展。

延伸知识:

思想渊源:贾谊深受荀子"性恶论"与陆贾"逆取顺守"理论影响,形成"法势结合"的治国观。

历史影响:《过秦论》开创了汉代"以秦为鉴"的讨论范式,董仲舒《天人三策》、柳宗元《封建论》均受其启发。

文本特点:采用排比、对比修辞(如"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气势磅礴,体现了汉赋与政论的结合。

贾谊的论述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民本""抑暴政"的思想基调,其警示意义超越时代局限。

文章标签:

上一篇:魏豹复辟魏国 | 下一篇:刘禅乐不思蜀亡汉

汉朝铁器与农业进步

汉朝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铁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关键时期,其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汉朝铁器与农业进步的主要表现及相关背景分析:

汉墓壁画中的生活图景

汉朝氾胜之

汉墓壁画是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及礼仪制度。以下是汉墓壁画中常见的生活图景及其历

班固编纂《汉书》历程

汉朝班固

班固编纂《汉书》的历程是东汉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其过程长达二十余年,涉及学术传承、政治环境与个人际遇的交织。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梳理:1. 家学

汉长安城布局与建筑

汉朝长安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都城典范,代表了汉代城市规划与建筑技术的最高成就。其布局与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整体

贾谊过秦论兴衰

汉朝贾谊

贾谊的《过秦论》是中国古代政论文的典范,深刻分析了秦朝兴衰的原因。全文分上、下两篇,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核心论点,从政治、军事、社

贾谊政论铸经典

汉朝贾谊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政论作品以《过秦论》《治安策》等为代表,奠定了汉代政论散文的经典地位。他的思想融合儒家、法家学说,深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