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清朝 >> 详情

清代驿站与邮传制度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6-24 | 阅读:9827次

清代驿站与邮传制度是中国古代邮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邮递系统,在维护国家统治、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清代驿站与邮传制度

1. 驿站的职能与组织

清代驿站主要负责传递官方文书、军报及护送官员。驿站分为驿(陆路)和(水路),由中央的兵部车驾清吏司统一管理,地方则由州县官员或驿丞具体负责。驿站配备驿夫、马匹、船只等资源,并根据等级(如“极冲”“次冲”)调整规模。重要驿路如北京至各省的“官马大道”承担了主要交通任务。

2. 邮传体系的运行机制

文书传递:紧急公文加盖“马上飞递”印信,要求日行300至600里;普通公文则按日程限时送达。

凭证制度:官员凭“勘合”或“火牌”使用驿站资源,严格核查以防滥用。

经费来源:驿站开支由地方财政负担,部分通过“驿田”收入补充,但后期因摊派加重导致民困。

3. 清代驿站的技术改进

网络扩展:在边疆(如新疆、西藏)增设驿站,强化控制。

中西结合:晚期引入电报(如1881年津沪电报线),逐步取代传统驿传。

4. 衰败与变革

晚清驿站弊端凸显:驿吏腐败、效率低下,加之太平天国运动中驿站遭破坏。1870年代后,近代邮政(如海关邮政、大清邮政)兴起,驿站逐渐废弃,1913年被民国政府正式裁撤。

清代邮传制度体现了传统社会的治理智慧,其衰亡也反映了近代化转型的必然性。

文章标签:驿站

上一篇:朱棣夺位的权谋 | 下一篇:祖庚继业守成难

孝庄皇后治国策

清朝孝庄

孝庄皇后(1613年-1688年),即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嫔、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她在清初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朝名将岳钟琪

清朝岳钟琪

清朝名将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是清代康雍乾三朝的重要军事将领,以善战、谋略和治军严明著称。以下是关于他的史实梳理及相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清朝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学术研究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反对空谈性理的理学末流,强

清朝文化艺术研究

清朝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文化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满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风格。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1. 书画艺术的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