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宋朝 >> 详情

柳永市井词章盛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26 | 阅读:4218次
历史人物 ► 柳永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其市井词章的盛行与宋代社会经济结构、文化氛围的变革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柳永市井词章盛

1. 市民阶层崛起与娱乐需求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坊市制度瓦解,市民阶层壮大。勾栏瓦舍、酒楼茶坊成为市井文化中心,柳永的词作如《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等,直接面向市井受众,语言通俗,情感直白,符合市民的审美趣味。

2. 音乐与词的结合

柳永精通音律,其词多依“新声”填制,尤其擅长慢词长调,如《八声甘州》《戚氏》等。这些作品通过乐工歌妓传唱,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达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

3. 题材的世俗化

柳永突破传统文人词的雅正传统,大量描写市井生活、男女恋情乃至羁旅行役。例如《定风波》(自春来)以俚俗语言写女子相思,颠覆了士大夫词的含蓄风格,被晏殊讥为“彩线慵拈伴伊坐”的俚俗之作,却深受大众喜爱。

4. 科举失意与职业词人身份

柳永因《鹤冲天》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触怒仁宗,科举屡遭黜落,转而投身市井,以填词为生。这种边缘化身份反而让他更贴近民间,作品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

5. 文学史意义

柳词上承敦煌曲子词的民间传统,下启元曲的世俗化倾向,是宋代文学雅俗交融的关键一环。苏轼虽批评其“格调不高”,但亦受其慢词技法影响。南宋后,柳永词仍被《乐章集》收录,成为词学重要遗产。

补充知识:宋代“词”与“诗”分野鲜明,诗言志而词言情。柳永的市井词恰因背离士大夫正统,反而成为观察宋代社会风貌的鲜活标本,其笔下汴京、杭州的繁华景象,亦是研究城市史的重要材料。《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市井生活,可与柳词互为印证。

文章标签:

上一篇:五代僧侣参政的特殊现象 | 下一篇:科学家王祯农书

邵雍的梅花易数

宋朝邵雍

邵雍的《梅花易数》是中国古代占卜学的重要著作,相传为北宋理学家、象数学家邵雍(1011—1077)所创,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其成书年代可能晚至明清时期,是

欧阳修醉翁亭记

宋朝欧阳修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是其贬官滁州(今安徽滁州)期间所作。全文以山水游宴为题材,通过描

包拯开封断案传奇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因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又称"包龙图"。其开封府断案事迹虽被后世文学艺术广泛演绎,但历史记载相对有限。以下

宋仁宗:仁政治国显圣明

宋朝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位皇帝,1022年至1063年在位,是宋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以“仁政”著称,史称“仁宗盛治”,其治国理念与实践充

《柳永词与市井文化》

宋朝柳永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其作品与宋代市井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情态和审美趣味。以下几点详细阐述柳永词与市井文化的联系及其文化意

柳永市井词中仙

宋朝柳永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其词作以市井生活和男女情爱为主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