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春秋战国 >> 详情

张仪连横破联盟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5-30 | 阅读:7822次
历史人物 ► 张仪

张仪连横破联盟是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通过"连横"策略瓦解东方六国"合纵"抗秦联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一外交谋略对秦国统一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张仪连横破联盟

1. 战略背景与技术细节

张仪首创"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理论,与公孙衍的合纵理论形成对立。其核心是诱使各国与秦国单独结盟,通过"远交近攻"分化敌方。

公元前328年出任秦相后,张仪率先破坏秦魏联盟,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为诱饵欺骗楚怀王(前313年),导致楚齐。

运用"重饵诱骗"战术,如许魏国上郡十五县、承诺韩王"与秦攻楚",实际均未兑现。

2. 具体破盟操作案例

齐国实施"三晋威胁论",宣扬"韩魏乃齐世仇"

燕国输出"赵国扩张论",制造燕赵矛盾

对楚国实施"贵饵轻诺"策略,商於之骗后又在丹阳、蓝田之战(前312年)重创楚军

通过"人质外交"控制魏嗣君,迫使魏国"横于秦"

3. 技术手段创新

首创"五步破纵法":(1)重金收买(2)假途伐虢(3)人质要挟(4)军事震慑(5)条约欺诈

发明"谍报战"雏形,在各国宫廷安插"横者"(间谍型说客)

运用""使齐闵王罢免孟尝君

4. 历史影响评估

使秦国在公元前311年形成"西有巴蜀,北收上郡"的战略优势

导致六国互信体系崩溃,公元前287年五国攻秦失败标志合纵彻底失效

建立"以横破纵"的外交范式,被范雎发展为"远交近攻"国策

间接促成秦国"乘胜略地"战略,在前280-前260年间夺取韩魏七十余城

考古证据显示,云梦秦简《编年记》详细记载了张仪"以横破纵"的具体战役,与《战国策》记载形成互证。现代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张仪的实践早于马基雅维利《君主论》1800年提出现实主义外交原则。其实施过程中展现出对"囚徒困境"博弈的深刻理解,通过制造信息不对称成功瓦解多边联盟。这一策略的副作用是加剧了战国外交的"信任危机",最终形成"强权即真理"的丛林法则,为秦统一后迅速崩溃埋下隐患。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宗法制与嫡长子继承 | 下一篇:秦代文官服饰规制

齐威王纳谏强政

春秋战国魏国

齐威王纳谏强政是战国时期齐国政治改革的重要案例,体现了君主采纳谏言、整饬吏治的治国智慧。其核心举措和史实背景可归纳如下: 一、纳谏的背景与开端

韩非子:法家思想奠基人

春秋战国韩非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以“法、术、势”为核心,奠定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以下是关于韩非子及其思想的详

战国名将白起:横扫战场的军事奇才

春秋战国战国

白起(?—前257年),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残酷的战术风格闻名,

韩非子:法家巨匠,治国谋士

春秋战国韩非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贵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展了管仲、商鞅、申不害等法家先驱的理论,构建了以“法、术、势

张仪连横外交策略

春秋战国张仪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连横”策略协助秦国瓦解六国合纵,其外交战略对秦的统一进程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其实践连横策略的主要史实和分析:

张仪连横破纵计谋

春秋战国张仪

张仪连横破纵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张仪为秦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战略,旨在破解六国"合纵抗秦"的联盟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分化、拉拢与威慑相结合的手段瓦解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