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泰不华忠烈殉国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3 | 阅读:1364次
历史人物 ► 泰不华

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元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将领。他出生于色目人家庭,幼年聪慧,精通汉文化,十八岁中进士,是元代少数通过科举入仕的色目精英。

泰不华忠烈殉国

泰不华为官清廉正直,历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绍兴路总管等职,曾严厉惩治贪官豪强,深得民心。至正八年(1348年),方国珍在浙东沿海起兵反元,泰不华被任命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负责平叛。他主张剿抚并用,曾成功招降方国珍,但因朝廷政策反复,方国珍屡降屡叛。

至正十二年(1352年),泰不华在台州黄岩的激烈海战中身陷重围。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他亲率将士血战,最终力竭殉国。《元史》记载其"犹手刃数十人",死后被叛军肢解,时年四十九岁。元廷追赠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忠介"。

泰不华的殉国具有典型意义:

1. 作为色目官僚集团代表,他的忠烈行为打破了"蒙古人尚武、色目人理财"的族群刻板印象;

2. 其军事失败反映了元末海防体系的崩溃,建设长期被忽视;

3. 殉难地点台州后来成为抗倭前线,明清时期被纳入官方祭祀体系;

4. 王逢《梧溪集》等文学作品对其事迹多有咏叹,形成了"文死谏、武死战"的典范叙事。

值得注意的是,泰不华的诗文造诣颇高,《元诗选》收录其作品十余首,其中《送刘提举》等篇展现了色目士人的汉文化修养。他的书法师从周伯琦,尤精篆隶,现存《王烈妇碑》拓本可见其艺术成就。

文章标签:

上一篇:狄青面具破西夏 | 下一篇:明代的皇家陵寝制度

高克恭诗画大家

元朝高克恭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回族,祖籍西域(今新疆一带),后定居大都(今北京)。他是元代文人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元代儒学与汉文化传承

元朝忽必烈

元代儒学与汉文化传承 元代(1271—1368)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尽管其统治者身为少数民族,但儒学作为汉文化的核心思想体系,在这一时期

元朝的政治制度与中央集权

元朝元朝

元朝的政治制度与中央集权体现了蒙古传统与中原体制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理模式,其核心是通过制度设计强化中央对庞大帝国的控制。1. 汗权至上的

元朝对外战争与疆域扩张

元朝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其对外战争与疆域扩张在13至14世纪达到空前规模,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以下是其主要特征与史实:

泰不华忠烈殉国

元朝泰不华

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元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将领。他出生于色目人家庭,幼年聪慧,精通汉文化,十八岁中进士,是元代少数通过科举入

论中国元代学者泰不华之贡献

元朝泰不华

中国元代学者泰不华之贡献泰不华,元代著名学者,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力,在元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贡献涉及多个领域,为元代的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