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隋朝 >> 详情

薛道衡诗才绝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7-14 | 阅读:1040次
历史人物 ► 杨广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隋朝著名文学家,与卢思道、杨素并称“隋初三大诗人”。他以诗才卓绝著称,其作品兼具南北文学之长,是南北朝诗歌向唐诗过渡的关键人物之一。

薛道衡诗才绝

一、诗歌成就与风格特点

1. 融合南北文风

薛道衡成长于北朝,但深受南朝文学影响,其诗既保留了北朝刚健质朴的风格,又吸收了南朝清丽婉约的技法。代表作《昔昔盐》中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以细腻的意象和工巧的闻名,被唐代刘餡《隋唐嘉话》记载为隋炀帝嫉妒其才华的例证。

2. 宫体诗的革新

他虽写宫闱题材,却能跳出南朝宫体诗的浮艳,赋予深沉的情感。如《豫章行》中“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借闺怨表达士人仕途感慨,展现社会现实关怀。

3. 的开拓

其《出塞》诗壮阔苍凉,开唐代先河,如“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以奇崛的意象呈现塞外风光,影响后世高适岑参等诗人。

二、地位与影响

1. 承前启后的文学史意义

薛道衡的创作实践推动了南北诗风的融合,为初唐诗歌的繁荣奠定基础。明人胡应麟《诗薮》评其“绮靡精工,固是陈隋”。

2. 隋炀帝的文化政策关联

隋炀帝杨广本人亦工诗文,对薛道衡既赏识又忌惮。薛因《高祖文皇帝颂》触怒炀帝被赐死,侧面反映隋朝文化高压政策下文人的处境。

三、其他文学贡献

骈文与公文写作:其章表奏议骈散兼行,《隋书》称“杨帝即位,尤倦其才”。

琴艺修养:史载他精通音律,诗作常暗含音乐性,如《岁穷应教诗》的节奏处理。

四、历史评价争议

唐人普遍推崇其诗才,但宋代以降有批评其“雕琢过甚”。清人沈德潜《古诗源》则认为:“隋诗居唐人之前,而道衡实为津筏。”

薛道衡的悲剧命运与卓越才华形成鲜明对照,他的创作深刻体现了乱世文人在政治与艺术夹缝中的挣扎与突破,其诗艺成就成为唐诗鼎盛的重要基石。

文章标签:

上一篇:南北朝使节往来 | 下一篇:玄奘西行取经

长安城在隋代的重建

隋朝长安

隋代长安城的重建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二年(582年)下诏营建新都,命名为“大兴城”,由建筑大师宇文恺主持设

隋代法律《开皇律》考

隋朝郑译

《开皇律》是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由高颎、郑译、裴政等大臣主持修订的南北朝至隋初的综合性法典,为隋唐律法体系奠定了基础。其内容与意义主要体现

薛道衡诗才绝

隋朝杨广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隋朝著名文学家,与卢思道、杨素并称“隋初三大诗人”。他以诗才卓绝著称,其作品兼具南北文学

杨玄感反隋败

隋朝杨素

杨玄感反隋是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事件,发生于大业九年(613年),为隋末大规模民变的前奏。其失败直接加速了隋朝的崩溃,具有深刻的政治、军事和社会背

薛道衡诗才绝

隋朝杨广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隋朝著名文学家,与卢思道、杨素并称“隋初三大诗人”。他以诗才卓绝著称,其作品兼具南北文学

隋代丝绸之路的发展

隋朝杨广

隋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隋朝国祚短暂(581—618年),但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管理为唐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以下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