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小克鼎载膳夫克权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30 | 阅读:4289次
历史人物 ► 镐京

小克鼎是西周晚期重要的青铜器,出土于陕西扶风县庄白村窖藏,与著名的大克鼎同属膳夫克家族礼器群。其铭文中的“膳夫克”揭示了西周职官制度与贵族政治的关联,具有多重历史价值:

小克鼎载膳夫克权

1. 职官与器主身份

铭文“膳夫克”表明器主克担任王室膳夫一职。《周礼》记载膳夫掌管王饮食膳羞,但西周金文显示此职多由高等贵族兼任,实际权力远超饮食管理。克家族世代为周王近臣,兼任膳夫可能与参与祭祀典礼有关,体现了西周“世官制”特点。

2. 铭文内容与断代

小克鼎铭文共72字,记载周王在宗周(镐京)命令克“遹正八师”,即统率西周主力军队“西六师”与“殷八师”中的部分兵力。结合器型纹饰(波曲纹、窃曲纹)及历法推定,其铸造时间约在周厉王(前878-前828年)时期,反映了王室对军事贵族的倚重。

3. 膳夫家族的兴衰

大克鼎铭文记载周王赏赐克大量田地和人口,而小克鼎体现其军事职能,说明该家族兼具行政、军事权力。但西周晚期贵族权力膨胀与王权矛盾加剧,膳夫克家族可能在后来的政治动荡中衰落,其器物被窖藏保存。

4. 纹饰与礼制演变

小克鼎腹部饰环带纹,足部浮雕兽面,延续了西周中期以来的审美风格,但已出现简化的趋势。与早期青铜器相比,西周晚期器物铭文增长而纹饰趋简,反映了“重文轻饰”的礼制变化。同窖藏出土的“克钟”“克盨”等器物构成完整礼器组合,展现了贵族祭祀、宴飨的仪轨。

5. 历史研究价值

膳夫克家族器群为研究西周军事编制(如“八师”驻地)、土地制度(赏赐地名“寒山”“淖原”)、历法(“唯王廿又三年”纪年)提供了实证。学者通过比对大小克鼎铭文,还发现西周册命仪式的固定程式,包括“受命书”“觐见”“赏赐”等环节。

该器现藏上海博物馆,其铭文中的“克曰穆穆朕文祖师华父”等表述,印证了西周贵族“追孝于前文人”的祖先崇拜观念,是探讨宗法制度与青铜器“铭功记事”功能的关键物证。

文章标签:

上一篇:商代青铜纹饰的演变 | 下一篇:赵国胡服骑射改革

西周忠臣尹吉甫的生平事迹

西周武吉

尹吉甫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生卒年约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宣王时期)。他的主要事迹和贡献可归纳如下: 1. 军事功绩尹吉甫是周宣王时

西周井田制解析

西周井田制

西周井田制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一项重要土地制度,确立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以“井”字形划分土地为核心特征,兼具经济、政治与社会组

秦非子牧马受封

西周秦非

秦非子牧马受封是秦国早期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秦人从附庸走向诸侯的关键转折。以下依据《史记·秦本纪》等史料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周孝王时期

西周经济概况

西周周经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的经济以农耕为核心,兼具手工业和商业的初步发展,形成了一套与分封制、宗法制相配套的经济体系。以下是西周经济的主要特点

西周道路系统研究

西周镐京

西周道路系统的研究是探讨先秦时期交通网络的重要课题,其建设与发展与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传播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综合分析

周厉王国人暴动

西周镐京

周厉王国人暴动是中国西周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事件,标志着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以下是基于《史记》《竹书纪年》等史料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