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明朝 >> 详情

严嵩贪权误国史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8-05 | 阅读:6105次
历史人物 ► 严嵩

严嵩是明代嘉靖朝权臣,以贪权误国著称,其执政二十余年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造成深重灾难。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误国行径及相关史实:

严嵩贪权误国史

一、结党营私与权力垄断

严嵩通过把持吏部、都察院要职,构建"严党"体系。其子严世蕃任工部侍郎,卖官鬻爵明码标价:州判300两,知县2000两。《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九年查处严党受贿案,涉及六部侍郎以下官员137人。科举方面,嘉靖二十三年会试,严嵩收受举子陆炳万两白银舞弊案震动朝野。

二、财政掠夺与民变加剧

严嵩推行"提编法",将江南赋税提前征收三年,致苏松地区农民暴动频发。据《国榷》记载,嘉靖三十四年浙江巡抚胡宗宪奏报,严嵩党羽强征绢帛致杭嘉湖织工起义。盐政方面,其垄断两淮盐引,私吞盐税达白银200余万两,相当当时太仓银库年收入三分之一。

三、边防废弛与倭患恶化

严嵩党羽仇鸾任大同总兵时克扣军饷,致士卒哗变。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严嵩竟称"此抢食贼耳,饱自当去",拒不发兵。《倭变事略》记载,其心腹赵文华督师抗倭时,竟将战船木材用以修建宅邸,致海防崩坏。

四、文化镇压与士风败坏

严嵩主导的"嘉靖大礼议"后期,借"青词"排斥异己,迫害杨继盛等直臣。据《万历野获编》,其毁坏北京名臣牌坊47座,篡改《永乐大典》内容以迎合帝意。更唆使道士蓝道行以扶乩手段陷害政敌夏言。

五、败亡背后的制度性腐败

严嵩现象反映明代内阁制异化问题。嘉靖帝20年不上朝,仅通过"票拟-批红"机制执政,为权臣擅权创造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其抄家清单《天水冰山录》记载黄金3万两、白银200万两、田产百万亩,但实际贪腐规模可能更大,因部分财产已提前转移至分宜老家。

严嵩垮台后,徐阶虽推行"隆庆新政",但明朝官僚系统已深度腐化。张居正后来在《陈六事疏》中痛陈:"自嵩用事,风俗渐浇,贪风日炽"。这段历史深刻揭示了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规律,也为后世权臣干政提供了典型反面教材。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元宪宗蒙哥汗 | 下一篇: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始末

明朝内阁制度演变史

明朝明朝

明朝内阁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从临时辅政机构逐渐发展为中枢决策核心的渐进过程,其发展脉络与皇权强化、官僚体系调整密切相关,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严嵩贪权误国史

明朝严嵩

严嵩是明代嘉靖朝权臣,以贪权误国著称,其执政二十余年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造成深重灾难。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误国行径及相关史实:一、结党营私

明朝历史文化研究

明朝明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永乐皇帝的文化治国策略

明朝史学

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其文化治国策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他的统治不仅巩固了明朝的政治军事基础,还通过一系列文化政策强

严嵩贪权误国史

明朝严嵩

严嵩是明代嘉靖朝权臣,以贪权误国著称,其执政二十余年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造成深重灾难。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误国行径及相关史实:一、结党营私

严嵩父子贪腐录

明朝严嵩

严嵩(1480年-1565年),字惟中,江西分宜人,明朝嘉靖时期的权臣,与其子严世蕃并称“严氏父子”,是明代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腐典型。他们的敛财手段、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