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汉武帝刘彻生平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22 | 阅读:5060次
历史人物 ►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君主之一,在位54年(前141年-前87年),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汉武盛世”。以下是其生平及主要事迹的详细梳理:

汉武帝刘彻生平

一、早年与即位

1. 出身与储位之争

刘彻为汉景帝刘启第十子,生母王娡。原本非嫡长子,因馆陶长公主刘嫖的政治运作(“金屋藏娇”典故原型),景帝废黜太子刘荣,改立7岁的刘彻为太子(前150年)。前141年景帝驾崩,16岁的刘彻即位。

2. 初期执政与窦太后制衡

即位初期受祖母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压制,建元新政(如重用儒生、改革选官)因触动贵族利益而失败。直至窦太后去世(前135年),方得全面掌权。

二、政治制度改革

1. 加强中央集权

推恩令(前127年):强制诸侯分封子弟为列侯,瓦解诸侯国势力。

刺史制度: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强化中央对郡县控制。

削夺丞相:设立内朝(中朝),任用侍中、尚书等近臣决策,外朝丞相权力被架空。

2. 经济政策

盐铁官营(前119年):桑弘羊主导,将盐铁经营收归国有,增加财政收入。

均输平准:调控物资物价,打击商人囤积。

货币改革:发行五铢钱(前118年),统一币制,终结汉初货币混乱。

三、军事扩张与对外关系

1. 反击匈奴

漠南之战(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套,设朔方郡

河西走廊争夺(前121年):霍去病两战歼灭匈奴主力,设武威、酒泉等四郡。

漠北决战(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歼敌九万,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2. 开拓西域

张骞通西域:两次出使(前138年、前119年),促成“丝绸之路”开通,西域诸国如乌孙、大宛与汉交往。

轮台屯田:前101年后在轮台、渠犁驻军屯田,巩固西域控制。

3. 南方经略

平定南越(前111年):灭南越国,设南海等九郡,将岭南纳入版图。

西南夷开发:征服夜郎、滇国(前109年),设益州郡(今云南)。

四、文化与思想

1. 独尊儒术

采纳董仲舒建议(前134年“天人三策”),罢黜百家,设五经博士,兴太学,儒家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2. 史学与文学

司马迁受命编撰《史记》,开创纪传体通史。

乐府机构采集民歌,《汉乐府》反映社会风貌。

五、晚年与评价

1. 晚年失政

巫蛊之祸(前91年):江充诬陷太子刘据谋反,导致太子自杀,牵连数万人,动摇国本。

轮台罪己诏(前89年):反思连年征战之弊,调整政策,转向休养生息。

2. 历史地位

汉武帝扩张了汉朝疆域(东起朝鲜,西至葱岭,南至交趾,北达阴山),奠定多民族统一国家基础,但晚期民生疲敝。其功过在《汉书·武帝纪》中有“雄才大略”与“穷奢极欲”并存的评价。

扩展知识

科技成就太初历(前104年)首次引入二十四节气,沿用至清初;张骞带回葡萄、苜蓿等物种。

宗教政策:晚年迷信方术,追求长生,致栾大、李少君等方士得势。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代医疗水平与疾病 | 下一篇:虎痴许褚勇武录

班超投笔从戎录

汉朝班超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了东汉名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永平五年(62年),班超因其兄班固被召入京校书,随母至洛阳。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

汉朝宫廷政治斗争实例

汉朝汉朝

汉朝宫廷政治斗争贯穿其四百余年历史,具有复杂的权力博弈和血腥冲突特征。以下是代表性实例及其背景分析: 1. 吕后专政与诸吕之乱(前195-前180年)刘邦去

汉武帝刘彻生平

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君主之一,在位54年(前141年-前87年),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汉武盛世”。以

司马迁与《史记》成书

汉朝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其代表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文学影响深远。以

汉武帝刘彻生平

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君主之一,在位54年(前141年-前87年),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汉武盛世”。以

班彪续写史记

汉朝汉武帝

班彪续写《史记》是东汉时期史学发展的重要事件,体现了汉晋之际私家修史的传承与创新。班彪(公元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是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