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笔从戎录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22 | 阅读:5671次历史人物 ► 班超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了东汉名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永平五年(62年),班超因其兄班固被召入京校书,随母至洛阳。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其豪言壮语展现出非凡抱负。
建初三年(78年),班超率疏勒等国兵万人攻破姑墨,上疏请兵时引用"以夷狄攻夷狄"战略思想。其西域经营可分为三阶段:初期(73-75年)以鄯善袭杀匈奴使者、于阗斩巫立威;中期(76-84年)联合诸国抗击匈奴,先后平定疏勒叛乱;晚期(94年)最终完成西域统一,被任命为都护。永元七年(95年)获封定远侯,实现"万里封侯"之志。
班超军事才能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鄯善夜袭战展现战术果断;对西域诸国"宽小过,总大纲"的怀柔政策体现政治智慧;三十一年经营中先后降服五十余国,重建西域都护府,重新打通丝路。其子班勇继承父志,著《西域记》成为研究汉代西域的重要文献。
从历史影响看,班超事业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唐代王维"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宋代陆游"投笔将军已老夫"等诗句均受其精神感召。明代《投笔记》传奇将其事迹戏剧化,清代《西域图记》仍引用其治疆方略。"投笔从戎"作为成语,激励后世文人士子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