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修史大家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12 | 阅读:4609次历史人物 ► 至正
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江西金溪人,元末明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以修史成就著称于世。他是元代官方史学的重要传承者,也是明初《元史》编修的核心人物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详述其史学贡献及相关背景:
一、危素的史学地位与师承
1. 元代史学传承者
危素早年师从元代史学大家揭傒斯、欧阳玄,系统学习了辽、金、宋三史编修经验。揭傒斯曾任《辽史》《金史》总裁官,欧阳玄则是《宋史》主要编修者,危素继承了元代官修史学的正统方法。
2. 文献保存贡献
元末战乱期间,危素冒死保护元代宫廷档案。据《明史》记载,他曾“负实录走漠北”,将部分珍贵史料转移至安全地带,为《元史》编修奠定基础。
二、危素与《元史》编修
1. 明初修史核心角色
1369年明朝诏修《元史》,危素以“前朝旧臣”身份被征召,与宋濂、王袆等同任总裁官。他凭借对元廷典章制度的熟悉,负责《元史》的《后妃传》《宰相年表》等核心部分编撰。
2. 史料甄别与考证
危素运用其保存的元代《实录》《经世大典》等一手资料,纠正民间野史讹误。例如《元史·顺帝本纪》中关于至正新政的记载,便依据危素提供的宫廷档案修正。
三、史学思想与著述
1. 秉笔直书原则
危素主张“史贵核实”,在《说学斋稿》中强调“善恶并书”的著史态度。其笔下的元代权臣如燕帖木儿、伯颜等,既录其功业,亦不避其过。
2. 补遗之作
除《元史》外,危素另撰有《元朝名臣事略》《宋史稿》等,其中《宋史稿》对元代未及刊行的宋代史料进行系统整理,后多被清人修《宋史》时参考。
四、时代局限与评价
1. 政治环境制约
明初修史时间仓促,《元史》仅用331天完成,危素等人虽尽力考订,但仍存在如《天文志》《河渠志》重复收录等问题,部分内容直接抄录元人著作未加润色。
2. 后世学术争议
清代学者钱大昕批评《元史》“芜杂”,但肯定危素保存史料的功绩;现代学者陈垣则认为危素的工作“为元史研究保存了最原始素材”。
危素的史学实践体现了宋元以降官方修史传统的延续,其以文献守护者的担当和实证精神,为后世研究蒙元历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本基础。从更宏观的史学史视角看,他的经历也反映了朝代更迭中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与困境。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