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毛公鼎铭文记录册命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21 | 阅读:9063次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毛公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重要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对重臣毛公的册命内容。该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青铜器铭文之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毛公鼎铭文记录册命

关于铭文记录的册命内容,主要有以下关键点:

1. 册命背景

周宣王即位后力图振兴周室,毛公作为王室宗亲(文王孙)被委以重任。铭文开篇"王若曰"体现西周册命文书固定格式,与《尚书》中诰命文体一致。

2. 官职任命

毛公被授予"卿事寮、太史寮"双重要职,统管朝廷政务与册命文书。特别强调"总司公族与三有司",即掌握军事(司马)、政事(司徒)、工程(司空)三大权力系统。

3. 职权范围

内政方面:"摄司公族,卿事寮,太史寮"

军事方面:"兼司邦外诸侯及甸服"

司法特权:"勿敢不法不中"

4. 政治训诫

铭文包含大量训诰之辞,如"勿壅律庶民""毋敢湎于酒"等,反映西周"明德慎罚"思想。其中"夙夕敬念王畏不赐"体现周王对重臣的戒勉传统。

5. 赏赐物品

详细记载赐予毛公的仪仗器物:

礼器:彝器、玉器

车马:金车、朱鞹

服饰:赤芾、攸勒

相关延伸知识:

该铭文印证《周礼》记载的"六官"制度雏形

"毛公"即文献中的毛班,见于《竹书纪年·宣王纪

铭文书法为典型西周晚期金文风格,结体修长,线条遒劲

现存相关器皿还有毛公旅方鼎、毛公厝鼎等组器

该册命反映西周晚期权力结构两大特征:其一,宗法血缘仍是任官核心标准;其二,中央开始强化对诸侯的直接控制。有学者认为这是"宣王中兴"的重要政治改革举措。

文章标签:毛公鼎

上一篇:商代城墙与建筑技术 | 下一篇: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

西周商业贸易

西周商朝

西周时期的商业贸易相较于商朝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受限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周王朝的礼制约束,商业活动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西周时期的文化传播与影响

西周周公

西周时期的文化传播与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礼乐文明、文字发展和思想观念等多个维度,其影响力不仅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还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扩

西周军队编制体系

西周镐京

西周军队编制体系以宗法分封制和血缘亲疏为核心,具有鲜明的等级化、制度化特征,其军事组织与行政体系高度融合。以下是详细的史实性分析:一、核心编

宗法制如何维系周王室

西周三监

宗法制是周王室维系统治的核心制度之一,其核心是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分配政治权力、经济资源和宗法义务,形成一套金字塔式的等级秩序。以下是宗

小邾子始爵

西周周宣王

“小邾子始爵”是春秋时期小邾国(又称郳国)国君首次受封爵位的重要历史事件,涉及周代分封制度和诸侯国起源。根据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可梳理以下几

郑桓公徙民东迁

西周周宣王

郑桓公徙民东迁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事件,对郑国的崛起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郑桓公(公元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