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十国中的南汉政治格局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地方政权,由刘隐、刘䶮兄弟建立,定都兴王府(今广州),疆域涵盖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其政治格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权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刘晟
[夏商] 夏代都城斟鄩的地理考据
夏代都城斟鄩的地理考据 斟鄩作为夏代中晚期的重要都城,其地理位置的考据是先秦历史与考古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斟鄩的地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及证据链: 1. 文献记载的指向性 - 《竹书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夏桀
[明朝] 徐霞客游记地理发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历经30余年考察撰写的珍贵地理学著作,全书60余万字,记录了他在中国17个省区的徒步考察成果。其地理发现对地貌学、水文地理、岩溶学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时间 ► 2025-07-25 | 标签 ► 地理发 | 历史人物 ► 徐霞客
[夏商] 夏都斟鄩的地理争议
夏都斟鄩的地理争议是先秦历史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涉及传世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与学术解读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文献记载的模糊性《古本竹书纪年》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但未明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斟鄩 | 历史人物 ► 太康
[三国] 西蜀的地理战略
西蜀的地理战略在中国古代军事和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核心依托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资源条件,形成了一套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并对周边政权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地理屏障的军事价值1. 盆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建
[晋朝] 江东豪族的势力格局
江东豪族的势力格局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赖以生存的重要社会基础,其形成与发展深刻影响了孙氏集团的统治结构和江东地区的地方治理。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历史渊源与地理背景 江东豪族主要分布于吴郡、会稽、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豪族 | 历史人物 ► 孙策
[清朝] 清朝经济地理分布与特点
清朝经济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多元化特征,其经济格局深受自然条件、历史基础、政策导向及对外关系的影响,主要特点如下: 1. 农业经济的区域分化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作为传统农耕核心区,依托小麦、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经济地理 | 历史人物 ► 清朝经济
[西周] 西周灭亡的地理因素
西周灭亡的地理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议题,涉及自然环境与政治军事的互动。以下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影响:1. 关中平原的生态退化 西周都城镐京所在的关中平原,早期因土壤肥沃(“天府之国”)支撑了农业经济。但西周中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镐京
[宋朝] 《南宋临安城市格局》
南宋临安(今杭州)的城市格局是12至13世纪中国都市规划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特征。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相关扩展: 一、 都城选址与地理基础1. 自然条件优越:临安地处太湖平原南缘,北依半山,南临钱时间 ► 2025-06-30 | 标签 ► 城市格局 | 历史人物 ► 六部
[三国] 三国鼎立的经济格局
三国鼎立时期(220-280年)的经济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魏、蜀、吴三大政权根据地理条件与历史基础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模式,彼此既竞争又互补。以下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人口流动及货币制度等方面展开分析: 时间 ► 2025-06-30 | 标签 ► 经济格 | 历史人物 ► 三国
夏商祖甲
清朝石达开
明朝建州
元朝郭守敬
宋朝王安石变法
五代十国李昪
唐朝裴度
南北朝王肃
晋朝司马丕
三国荀攸
隋朝杨广
南北朝萧衍
晋朝王羲之
三国司马昭
汉朝卫青
秦朝公子高
春秋战国孙武
西周周公
夏商仲虺
清朝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