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元朝行省制度与地方治理
元朝行省制度是元代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其核心在于通过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实现对辽阔疆域的有效控制。该制度源于金代的行尚书省,元世祖忽必烈时期(1260—1294年)逐步确立,成为后世省制的雏形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行省制度 | 历史人物 ► 元朝
[明朝] 《农政全书》农业思想
《农政全书》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撰的一部综合性农学巨著,全书60卷,约70万字,系统总结了明代及前代的农业技术、政策和思想,体现了以“农本”为核心的农业思想体系。其农业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本思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农政全书 | 历史人物 ► 农政全书
[春秋战国] 庄周逍遥游思想
庄周(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思想集中体现于《庄子》一书,尤以《逍遥游》为精髓。逍遥游思想的核心是对绝对自由的追求,主张超越世俗束缚,达到心灵与道合一的境界。以下从哲学内涵、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思 | 历史人物 ► 庄周
[春秋战国] 孟子弘扬仁政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了"仁政"学说。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七篇中,其核心观点包括:1. 民本思想的深化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孟子 | 历史人物 ► 孟子
[宋朝] 汴河水系的治理工程
汴河水系的治理工程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是以汴河(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为轴线,通过多项工程措施解决漕运、防洪和灌溉问题。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隋唐时期的系统性治理 - 隋炀帝大运河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安石
[春秋战国] 韩非子法家思想研究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法、术、势”为核心,主张严刑峻法、君权至上和实用主义政治哲学。以下是针对其思想的系统性研究: 一、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1. 历史进化观 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法家思想 | 历史人物 ► 韩非
[宋朝] 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体系以儒家经典为基础,融合了道家、佛家的部分思想,形成了系统的理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朱熹理学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理学思想 | 历史人物 ► 朱熹
[晋朝] 魏晋玄学思想精髓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独具特色的思想流派,兴盛于魏晋时期(220-420年),其核心是对儒家经典的玄学化诠释与老庄思想的复兴。其思想精髓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本体论探索:以"无"为本王弼(226-249)在《老子注》中提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玄学思想 | 历史人物 ► 向秀
[宋朝] 宋代的商业巨子——王安石的经济发展思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中。他的经济发展思想以“富国强兵”为核心,旨在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北宋积贫积弱的社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安石
[三国] 蜀汉的治理与衰落
蜀汉(221年—263年)是三国时期刘备在成都建立的政权,其治理与衰落过程体现了古代政权兴衰的典型特征,可从政治、经济、军事及外部环境等多角度分析。 一、蜀汉的治理特点 1. 诸葛亮的核心作用 刘备死后,诸葛亮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蜀汉 | 历史人物 ► 蜀汉
五代十国马殷
唐朝李贺
隋朝唐六典
南北朝张飞
晋朝晋怀帝
三国黄盖
汉朝刘英
秦朝王贲
春秋战国庄周
西周周文王
隋朝杨坚
南北朝陈霸先
晋朝顾恺之
三国荀彧
汉朝汉武帝
秦朝秦始皇
春秋战国屈完
西周周公旦
夏商商朝
清朝恭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