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老子与道家哲学
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6世纪),其生平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简略记载。据传他曾任周王室守藏史(国家图书馆馆长),后见周王室衰微,西行至函谷关时留下《道德经》五千言,随后隐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哲学 | 历史人物 ► 老子
[春秋战国] 老子与道家学说
老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道教始祖"。关于其生平,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简要记载: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精通典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道家学说 | 历史人物 ► 老子
[春秋战国] 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
邹衍是战国时期重要的阴阳家代表人物,其阴阳五行学说是先秦思想体系中极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他的理论融合了自然哲学与政治伦理,对后世天文、历法、医学乃至王朝更替学说均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阴阳五行学说 | 历史人物 ► 邹衍
[春秋战国] 老子道家思想探秘
老子道家思想探秘 老子(约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集中体现于《道德经》(又称《老子》)一书中。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自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道家思想 | 历史人物 ► 老子
[春秋战国] 孟子仁政学说析论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套治国理念。这套学说强调以民为本,主张统治者应以仁义为核心施政,具有鲜明的民本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色彩。以下从几个方时间 ► 2025-06-23 | 标签 ► 学说 | 历史人物 ► 孟子
[春秋战国] 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研究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法、术、势”为核心,主张以严刑峻法为核心,结合权术和威势,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秦朝的政治实践,并为后世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时间 ► 2025-06-18 | 标签 ► 法家学说 | 历史人物 ► 韩非
[春秋战国] 韩非子的法家学说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法、术、势”为核心,主张强化君主权威、建立严密的法制体系,为秦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下是韩非子法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法家学说 | 历史人物 ► 韩非
[春秋战国] 老子与道家思想的起源
老子与道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核心文献《道德经》(又称《老子》)相传由老子所著,但关于老子其人的历史真实性仍存在争议。以下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道家思想 | 历史人物 ► 老子
[春秋战国] 老子与道家思想起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其生平与思想起源历来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掌管典籍,学识渊博。后因周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道家思想 | 历史人物 ► 老子
[春秋战国] 孟子仁政学说浅析
孟子仁政学说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其核心在于将孔子的“仁”从个人道德拓展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以下从历史背景、理论内涵、实践主张及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1. 时代背景:战时间 ► 2025-05-29 | 标签 ► 学说 | 历史人物 ► 孟子
春秋战国孔子
西周镐京
夏商商汤
清朝清史稿
明朝朱熹
元朝元朝
宋朝资治通鉴
五代十国李存勖
唐朝李显
隋朝杨俊
明朝金瓶梅
宋朝宋徽宗
五代十国马殷
唐朝唐朝
南北朝史学
隋朝杨坚
晋朝顾恺之
三国三国
汉朝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