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淳于越谏分封制
淳于越谏分封制是秦朝建立初期一场关于国家治理体制的重要政治辩论。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丞相王绾率先提出分封诸子至燕、齐、楚等边远地区为诸侯王,博士淳于越在公元前213年咸阳宫酒宴上进一步倡言分封制,引发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分封制 | 历史人物 ► 淳于越
[五代十国] 王延政裂闽国
王延政裂闽国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内部权力斗争导致政权分裂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及历史脉络展开分析:一、分裂背景1. 闽国内部结构脆弱:909年王审知建立的闽国采用"兄弟共治"模式,将辖区分封诸子。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延政
[隋朝] 隋代均田制与赋税改革
隋代均田制与赋税改革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与财政体系转型的关键环节,其制度设计与实施对隋唐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历史背景、制度内容、实施效果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一、历史背景1. 社会基础:隋朝建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均田制 | 历史人物 ► 杨坚
[五代十国] 南平国的外交平衡术
南平国(又称荆南,907—963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存在于湖北江陵一带的小型割据政权。其外交政策以“左右逢源”的平衡术著称,在周边大国夹缝中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独立。以下从多个层面分析其外交策略及历史背景: 一、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外交平衡术 | 历史人物 ► 慕容延钊
[南北朝] 崔鸿写十六国春秋
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述十六国时期(304-439年)的断代史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这部作品虽已散佚,但通过后世辑佚本和《魏书》《晋书》等史籍的引用,仍可窥见其内容和特点。以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鸿
[汉朝] 汉朝的察举制与选官
汉朝的察举制是一种由地方官员推荐人才进入官僚体系的选官制度,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主要用以替代秦朝以来的军功爵制,目的是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巩固中央集权。察举制的核心是由地方长官(如郡守、国相等)定期考察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察举制 | 历史人物 ► 汉朝
[五代十国] 吴越国与日本的商贸
吴越国(907-978年)作为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权,凭借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与日本开展了频繁的海上商贸活动,成为中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网络的关键一环。1. 地理与政策基础 吴越国定都杭州,控制两浙地区,拥有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越国
[夏商] 商王室婚姻制度考
商王室的婚姻制度是研究殷商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亲属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根据甲骨文、金文及考古发现,商代婚姻制度呈现出鲜明的贵族政治特征,并融合了原始氏族社会的遗存。一、族内婚与政治联姻并存 1. 同姓通婚的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婚姻制 | 历史人物 ► 武丁
[南北朝] 北魏均田制实施
北魏均田制的实施背景与主要内容 1. 背景 北魏均田制于太和九年(485年)由孝文帝推行,是北魏汉化改革的核心政策之一。其实施背景包括: 土地兼并严重:北魏前期,豪强地主侵占大量土地,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均田制 | 历史人物 ► 租庸调制
[五代十国] 刘勍割据南汉国
刘勐割据南汉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之一,由刘隐、刘䶮(又名刘陟)兄弟建立,定都兴王府(今广州),疆域涵盖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共历四主,存续54年。刘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广州
元朝元朝
宋朝宋朝
五代十国汤武革命
唐朝王勃
隋朝宇文恺
南北朝李冲
晋朝石崇
三国孙权
秦朝子婴
汉朝汉朝
晋朝王猛
三国三国
汉朝王昭君
秦朝公子将闾
春秋战国田忌
西周石星
夏商妇好
清朝康乾盛世
明朝明朝
元朝张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