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南汉国的政权更迭

南汉国(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地方政权,由刘氏家族建立,定都兴王府(今广州),历四主共55年。其政权更迭与内部斗争极具代表性,反映了五代藩镇割据的特点。 一、建国与刘䶮的统治(917—942)南汉的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政权 | 历史人物 ► 刘晟

[五代十国] 闽国的海上丝绸之路

闽国(909—94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地方政权,定都长乐(今福州),其统治者王审知家族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使福建成为当时中国与海外交流的重要枢纽。闽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活动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丝绸之路 | 历史人物 ► 建州

[汉朝] 汉代屯田制的实施成效

汉代屯田制是汉武帝时期为解决边疆军事补给、巩固边疆防御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其主要成效可从军事、经济、社会及长期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1. 军事成效显著 屯田制有效解决了边疆驻军的粮饷供应问题。汉初对匈奴作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屯田制 | 历史人物 ► 屯田制

[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在南北朝的演变

九品中正制在南北朝的演变 九品中正制创立于曹魏时期,由陈群提出,最初旨在通过中正官对人才进行品评,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朝廷选官的依据。这一制度在南北朝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九品中正制

[五代十国] 吴越国海上贸易网络探秘

吴越国(907-978年)作为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权,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务实的外交政策,构建了东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海上贸易网络。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海上贸易的运作机制与历史意义: 一、地理优势与港口
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海上贸易网 | 历史人物 ► 越国

[五代十国] 福州港在闽国的特殊地位

福州港在闽国(909—945年)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是闽政权发展海上贸易、巩固统治的关键枢纽。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与行政中心的外延 闽国定都长乐(今福州),福州港作为都城最近
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福州港 | 历史人物 ► 闽书

[五代十国] 闽国海外香料交易秘辛

闽国(909—94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权,其海外香料贸易在东亚海上网络中占据关键地位。据《十国春秋》《闽中金石略》等史料记载,闽国通过泉州、福州两大港口与东南亚、阿拉伯世界建立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香料交 | 历史人物 ► 烟火

[晋朝] 晋朝占田制实施情况

晋朝占田制是西晋时期推行的一项重要土地制度,主要目的是解决东汉末年以来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增多的问题,同时保障国家财政税收。其实施情况如下: 1. 制度背景与主要内容占田制始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颁布的《占
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占田制 | 历史人物 ► 东汉末年

[五代十国] 王审知闽国之王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臣,号忠懿,晚唐五代时期闽国开国之君,被后世尊称为“开闽尊王”或“闽王”。其生平事迹与闽国历史紧密相连,是中原文化南传与福建开发史上的关键人物,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述: 一、
时间 ► 2025-06-2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朱温

[三国] 魏国九品中正制推行始末

魏国九品中正制推行始末九品中正制是三国时期曹魏创立的一项重要选官制度,对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推行过程可分为背景、创立、实施与演变三个阶段,现结合史实详述如下: 一、推行的历史背景1.
时间 ► 2025-06-24 | 标签 ► 九品中正制 | 历史人物 ► 九品中正制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友情链接